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务人员履历表-中国文化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务人员履历表-中国文化大学

PAGE  「花」現客庄—「發」現客庄 99年度「客庄踏訪—青年客家研習營」實施計畫 壹、活動緣起 依據本會99年度「大專院校客家采風巡迴列車」執行計畫辦理。 貳、活動目的 一、以活潑多元之客家語言文化研習課程,培養熱愛客家之青年。 二、透過動態踏訪客庄活動,使青年學子更瞭解客家在地民俗文化之精髓。 三、以DIY創意研習、田野訪查方式,深度體驗客庄人文生活與產業發展。 四、鼓勵青年學子從認識、參與客家到熱愛客家,進而成為臺北市客家語言 文化傳承之推手。 參、實施對象: 一、歡迎認同客家文化之臺北市各公私立大專院校在學學生,或設籍臺北市 之外縣市大專院校在學學生踴躍報名參加。 二、名額:42名(含工作人員)。 肆、活動時間 99年6月29日(星期二)起至7月1日(星期四)止,共計3天2夜。 伍、活動地點 一、研習及住宿: 花蓮國軍英雄館(地址:花蓮市花崗街56號) 二、花東縱谷客庄踏查: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拔仔庄)社區、花蓮縣鳳林鎮、花蓮縣壽豐鄉豐田 社區……等特色客庄。 陸、報名須知 一、報名方式: 1.報名學員一律繳交一篇個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印象或或任何有關客家議題的文章(附件1),字數約200至500字,作為報名甄選的參考。 2.本活動只接受電子檔報名,請上網下載報名表(附件2)連同客家印象文章一篇,填寫後請以電子檔方式傳送至 hakkaup@或th-angus@.tw.。 二、報名截止日期與錄取公告: 1.報名日期:自99年6月1日-14日(一)17:00 2.錄取公告日期為99年6月15日(二)17:00公布錄取公告與分組名單,並以電子郵件通知。 柒、實施內容 一、車輛行進間活動 本次研習營擬搭乘臺鐵「太魯閣號」列車前往花蓮,在行車途中,本會隨車服務人員會以活潑有趣之方式,教唱客語歌謠及生活應對客語,讓青年學子融入學習客語之情境;同時藉由「鐵道旅行」的情境教學,講述鐵路與花東客家移民、鐵路與客家人的關係,以形塑出營隊之客家文化特色。活動安排如下: 活動名稱內容預期效益備註(一)客來思「樂」客語歌謠教唱(捱對遠方來、捱還記得、加了蜜、客家本色、伯公伯婆、桃花開……等) 客家三大調(平板、山歌、山歌仔)欣賞。透過歌謠學會說客語並瞭解客家音樂特色。 能瞭解三大調之背景因素與特徵。 至少會用客家語唱兩首歌。(二)客庄通關密語學習問候及生活應對客語至少20句。讓學員進行客庄踏訪時,至少能以簡易客語向花蓮客家鄉親問候、打聲招呼,展現來自臺北青年的熱情。編製講義加註海陸及四縣腔客語音標(三)鐵道客家情介紹客家人從清代即投入臺灣鐵路建設之相關歷史,造就後來鐵路與客家密不可分的奇特族群現象。 介紹臺鐵東部幹線與花東客家移民的關係。讓學員認識鐵路與客家相關的群族文化特色。蒐集相關資料,編寫教案及講義。 二、開幕式: 安排活動第一日(6/29)下午於花蓮國軍英雄館會議室舉辦營隊「開幕 式」活動,設計趣味、溫馨的客家開幕活動,並邀請客委會隨隊長官為 學員們勗勉。 三、客家語言文化研習課程: 邀請花蓮在地客籍學者專家等進行教學及講座,讓學員在進行花蓮客庄 踏查前,能對花蓮客庄文化以及田野訪查方法有基本之認識。研習課程 擬於花蓮國軍英雄館會議室辦理,課程規劃如下: 活動名稱內容預期效益備註(一)我猜我猜猜猜以分站遊戲方式,讓學員分組進行客家語詞、詩詞、諺語、童謠、師傅話之學習。讓學員至少學會10個有趣的客家語詞,隨時能開口說客語。(二)認識花蓮客家擬聘請呂嵩雁教授(東華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講述以下相關議題: 花蓮客家人移墾歷史與客庄聚落分布概況。 花蓮客家人的文化特色,例如:義民爺信仰、在地建築、日本移民村、飲食習慣、「沒石」開田法、菸草種植產業文化與菸樓等議題。 花蓮客家文化發展的現況。讓學員具備花蓮客家人遷移史、聚落分布、客家文化特色等基本概念。(三)紀錄客庄—田野訪查的基本方法擬聘請文史工作者鍾寶珠女士(花蓮鳳林客家人)以其豐富的田野經驗,指導學員如何進行客庄田野觀察、口述採訪與紀錄。能運用觀察力,以數位相機(或攝影機)紀錄下客庄之美與在地文化特色。 能以口述採訪方式,發掘客庄在地居民的故事。 四、瑞穗鄉富源村(拔仔庄)踏查活動: 拔仔庄客家人的移墾,最早可溯自清光緒年間。日據時期,此地廣大的沃土,吸引了許多桃竹苗的客家移民前來耕種。近來,該客庄在在行政院客委會的大力支持下發展文創產業,為社區婦女創造再學習、再就業的機會。社區媽媽們發揚了傳統的客家生活美學,無論在染布、布偶、畫作、美食饗宴及地方文化導覽等領域,充分展現了她們的才華與經驗。各項導覽及DIY課程,擬與「富源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