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县(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班-贵州省地质环境信息网
PAGE
PAGE 12
《县(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班》
讲 座 提 纲
一、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1、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2、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3、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5、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指对城镇、工矿企业、重要设施和居民点的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其危害程度在重大级以上(受威胁人数大于100人。直接经济损失大于500万元)的地质灾害。
(二)分类
1、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
包括12类48种。
贵州省常见的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
①滑坡 ②崩塌 ③泥石流 ④地面塌陷 ⑤地裂缝 ⑥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瓦斯爆炸、突水、冒顶、塌方……) ⑦水土流失 ⑧岩漠化(石漠化)。
2、按发生、发展进程划分:
渐变性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石漠化、地面沉降;
突发性地质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
陷、矿山工程灾害。
3、按致灾作用的诱发动力划分:
①自然地质灾害——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发展为转移;
②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随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增多。
(三)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
1、滑坡、崩塌、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
巨型大型中型小型滑坡(体积万m3)1000100-100010-10010崩塌(体积万m3)10010-1001-101泥石流(堆积物万m3)5020-502-2022、地面塌陷分级标准
级 别地面塌陷、变形面积(km2)巨 型10大 型1-10中 型0.1-1小 型0.13、地裂缝规模分级标准
级 别规 模巨 型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20m大 型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10-20m中 型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 3-10m,或长1km,宽10-20m小 型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 3m,或长1km,宽10m(四)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灾害程度分级死亡人数(人)受威胁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一般级(轻)310100较大级(中)3-1010-100100-500重大级(重)10-30100-1000500-1000特大级(特重)3010001000注:①灾情分级——即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灾度分级,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②危害程度分级——即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二、崩塌灾害与滑坡灾害
崩塌与滑坡的定义及特征
1、崩塌——陡坡上的岩土体失去稳定后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
特征:(图1)
①形成条件:a、位于陡坡上(坡度50°,高度30m);b、被2-3组高倾角裂隙切割;
c、基庄空虚(失稳)。
②形成时的特征:a、折断压碎;b、局部滑移;c、倾倒翻滚(急剧、短促、以垂直运动为主)。
堆积物特征:a、倒石锥;b、松散、结构零乱。
2、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沿一定的软弱面顺坡向下滑动
的地质现象。
特征:
①形成条件:a、位于斜坡上(坡度50°、20-40°最易发生);b、存在软弱滑动面;c、受多种因素影响。
②形成时的特征:a整体或局部失稳;b松动、开裂、前隆后陷;c、滑移受滑面控制(多数急剧、短促、猛烈、也有相对较缓慢的)。
③堆积物特征:a、相对具整体形态;b、保存一定的原始结构;c、多呈舌形。
(二)滑坡的形态特征(图2-3)
1、滑坡要素:
滑坡体(滑坡周界)、滑动面(滑床)、滑坡裂缝、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面、滑坡鼓丘。
注意:识别滑坡时不会所有的要素都明显存在!
(三)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图4)
1、地质条件
a、地形——临空条件;
b、地层岩性;
易发生滑坡的地层:松散层、软质岩石、软硬相间岩石。
c、地质构造。
①断层破碎带;
②构造结构面组合(软弱结构面);
③控制地下水运动;
易发生滑坡的地质构造条件:
a、岩层倾向与斜坡倾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坡角;
b、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坡角大于软弱面倾角
时。
2、动力破坏条件
(1)自然条件
a、降水——
b、滑体重量增大——地下水量、容重增大、岩土体增重;
c、动静水压力——库水位、河水位涨落变化;
d、地震——
(2)人为因素
a、边坡开挖;
b、采矿采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