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经济学2.ppt
第二章、经济增长 ;罗伯特?卢卡斯(Lucas, R.)在剑桥大学所作的“马歇尔讲座”上的讲话;印度经济开始高增长;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家
;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大发展 ;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1.1.1 理论基础;1.1.2 前提假设;1.1.3 基本方程式;1.1.4 三个增长率和两个哈罗德问题;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第一个哈罗德问题;第二个哈罗德问题;第二个哈罗德问题的举例;1.1.5 经济含义;1.1.6 理论缺陷;1.1.7 一个运用;推算; 1.2 新古典增长模型;1.2.1 模型简介;1.2.2 前提假设;1.2.3 基本方程式;1.2.3 基本方程式;1.2.4 平衡增长;推导;平衡增长路径;;平衡增长是收敛的;1.2.5 储蓄率变化对产出的影响;1.2.6 经济含义;1.2.7 理论缺陷;1.3 新增长理论;1.3.1 新增长理论的理论来源;新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直接反应;新古典的结论与自工业革命2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不符;实证研究的挑战;两种研究方法;研究结论;1.3.2 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1.3.3 新增长理论的几种主要思想;A、“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的思想;渊源及理论意义;阿罗的解释;“边干边学”的两个假设;阿罗-谢辛斯基模型 ;阿罗-谢辛斯基模型;阿罗-谢辛斯基模型;B、技术内生化与技术扩散;技术是内生的;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外溢增长理论;C、人力资本;舒尔茨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人力资本具有受益递增的性质;D、劳动分工与专业化;起源与发展;三个主要的模型 ;博兰德-杨小凯模型;基姆-莫塔迪模型;贝克尔-墨菲模型(1);贝克尔-墨菲模型(2);E. 开放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1);开放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2);开放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3);开放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4);;F、规模收益递增;1.3.4 经济含义;第二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2.1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2.2 主要的几种分析方法;2.2.1 总量生产函数分析法;总量生产函数分析法;2.2.2 余值分析法;余值分析法;余值分析法;2.2.3 全要素生产力增长分析及其应用;TFP增长;丹尼森的计算结果;TFP增长的应用(1);TFP增长的应用(2);68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960-1987);中国的TFP;第三节、经济增长的阶段和限度;3.1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1.1 罗斯托以前的阶段理论;3.1.2 罗斯托的六阶段及其特征(p.35);3.1.3 经济起飞的条件;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部门;历史上的主导部门;3.1.4 促进经济起飞的政策(1);促进经济起飞的政策(2);3.1.5 历史上的经济起飞;3.1.6 对经济起飞理论的批评;3.1.7 经济含义;3.2 经济增长的限度;3.2.1 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3.2.2 罗斯托的观点;3.2.3 米香的“反增长”理论;3.2.4 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罗马俱乐部及《增长的限度》;影响经济增长的五大因素;世界模型及世界末日;改善人类处境的措施;3.2.5 理论评述;4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4.1 后发优势;4.1.1 格申克龙的观点;最早由格申克龙提出;后发国家的一些共有特征;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4.1.2 列维的观点;4.1.3 阿伯拉莫维茨的观点(1);4.1.3 阿伯拉莫维茨的观点(2);4.1.4 南亮进的观点(1);4.1.4 南亮进的观点(2);4.1.5 伯利兹和克鲁格曼的观点(1);4.1.5 伯利兹和克鲁格曼的观点(2);4.2 后发劣势;4.2.1 纳尔逊的发现;4.2.2 传统发展经济学的观点;4.2.3 列维的观点;4.2.4 杨小凯的观点;4.3 硬币的两面;中国效应与中国引擎;对世界经济;对亚洲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亚洲经济的其他贡献;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5 经济增长方式;5.1 粗放式或外延式经济增长;5.2 马尔萨斯式经济增长;5.3 斯密式经济增长(1);5.3 斯密式经济增长(2);5.4熊彼特式或普罗米修斯式经济增长;再干一个20年《人民日报》 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