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政策成因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政策成因讲述

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政策成因 ——基于中美内外部经济失衡的视角 摘??要:本文以中美两国内外部经济失衡为视角,从政策层面解释了2001~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为何呈扩大趋势, 提出了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政策引致假说”。从中美两国角度来分析,全球经济失衡即表现为中美两国的外部经济失衡。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表 明,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致使经常账户盈余过多,这种外部经济失衡进一步引起了内部经济失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ENI)分析认为,美国为应对其内部经济 失衡,采取的减税政策使其外部失衡加剧。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应调整其引进外资的政策,进行出口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美国应适时调整其税收政策,减少 财政赤字,削减贸易壁垒,等等。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内部失衡,外部失衡,政策成因,结构向量自回归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失衡成为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IMF的Rato(2005)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美国出现巨额经常账户赤字,而与美国巨额赤字相对应的是其他一些国家,即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石油输出国的盈余日益增大。   美国通过经常账户赤字向世界各国输出美元,盈余国家在巨额外汇储备的压力下纷纷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并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等金融资产。不断扩大的失衡使全 球经济在2007年前后出现流动性过剩,当美联储为应对本国产生的通胀时,利率的不断攀升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流动性过剩与次贷危机的出现,在一定 程度上均与全球经济失衡有着深刻的联系,因此,深入讨论后者将有助于对前两者的准确理解。   纵观已有研究,关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失衡的原因、影响、如何调整等方面。鉴于失衡已是既定的事实,对失衡原因的不同理解将导致对失衡影响的不同认识,进而会有不同的政策调整方案,因此,我们认为,深入探讨失衡的原因将使我们更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   二、关于全球经济失衡原因的文献回顾   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方面给予了解释。代表性的研究既有从失衡本身即经常账户角度、储蓄投资角度进行探讨,也有从失衡的货币经 济层面即资本流动角度、国际货币体系角度进行分析,还有学者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的角度来解释失衡的原因。   经常账户角度。周小川(2006)指出,近几年全球化、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处于加速阶段,比较优势格局的重组出现时间差,即劳动成本密集型生产和服 务通常率先外包至中国、印度等地,而发达国家(高劳动成本地区)创造新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往往滞后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贸易不平衡日益扩大,FDI(特 别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在跨国外包和改变贸易平衡中起很大作用。吴晓灵(2006)以为,亚洲国家的对外、对美贸易顺差,特别是中国对美国贸易的顺差, 是在比较优势原则下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结果。同时,亚洲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出现了高储蓄的现象,过多的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就对应为 贸易顺差。   储蓄投资角度。李扬、余维彬(2006)以为,在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东亚与美国的储蓄差异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李向阳 (2006)提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美国的低储蓄率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他认为,2000年之前,美国经常账户恶化主要源于私人投资率太高,泡沫经济 崩溃以后,投资率下降,经常账户恶化更多反映了储蓄率的降低。Bernanke(2005)质疑了那种传统的认为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恶化主要反映了美国国 内储蓄和投资失衡的观点,他认为“全球储蓄过度”(包括发展中国家储蓄的增长)是导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上升以及全球长期实际利率水平偏低的原因。 IMF的《2005年亚非地区报告》认为,近些年来美国投资率保持稳定,是储蓄率(包括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下降导致了失衡;亚洲地区储蓄率保持稳定, 而投资率下降,因此,问题不是储蓄过剩,而是投资匮乏。胡晖、张自如(2006)以为,全球经济失衡是由于中心国在金融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以及外围国在产品 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而导致储蓄一投资缺口,同时在美国过度消费和外围国储蓄过剩的情况下互为补充,形成了共生模式和双赢格局。   资本流动角度。Summers(2006)以为,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向工业化国家,前者积累大量储备且储备资产的收益率非常低,这几个方面构成的 “资本流动困境”,是全球金融体系下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Kregel(2006)认为,应分析资本流动对国际贸易及经常账户的影响,因为资本流动不仅是 经常账户赤字的映像,也是资本在全球投资和产品生产的体现,因此,对经常账户赤字的分析不应仅集中于外国投资者是否愿意继续为美国赤字进行融资,也应从外 国投资者把盈余投资于美国以支持它们出口的角度进行分析。Ansari(200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