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期经济波动的制度变迁解说.docVIP

中国转型期经济波动的制度变迁解说.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转型期经济波动的制度变迁解说.doc

  中国转型期经济波动的制度变迁解说   显然,转型期 中国 的事实与完全市场的假定相去甚远,由于市场化程度在三次产业间及其内部、在上下游产业间、在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问的差别,中国经济波动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根据上一部分的分析,由于市场化程度推进不一,在我国总体经济内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市场和下游市场存在通货紧缩的因素,而在市场化推进较为缓慢的要素市场以及上游市场存在经济过热的因素,这两大市场成分则可能分别在内部形成局部紧缩或局部过热,与总体宏观经济表征出现背离。于是除了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以及供求均衡这三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之外,经济运行还可能表现出以下几种转型期不均衡态势,这使得以传统的总量指标在判断宏观经济状态时出现力所不逮。   经济波动的结构性特征在现实中的表现十分明显,???们用1991--1999年间名义GDP构成和实际GDP构成的比较来说明我国通货紧缩的结构性特征。   从第二产业来看,1994年以后名义值的比重基本不变,但是实际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实际值比重大于名义值比重,说明第二产业实际供给不断增加,而同时价格水平下降,是竞争加剧、供过于求的表现;第三产业的情况与第二产业恰恰相反,名义值比重大于实际值比重,前者在1996年经历了一个低谷后开始上升,但是后者上升则缓慢得多,说明第三产业供给增加幅度较小,价格上升明显,是供不应求的表现。因此,第二产业价格下跌成为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      (三)转型期价格传导时滞延长、传导程度减弱、总体价格水平上升有限的特征   市场价格指标体系传达了不同环节的价格状况。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在不同的产业和地区是同质的,不存在结构性问题,上下游 企业 之间的价格传导在最终环节体现出来,总体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作为物价总指数。在转型经济下,投资旺盛直接导致对于投资环节的生产资料的需求旺盛,并相应推动了燃料、能源和动力的需求,基础产业和基础材料供给紧张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并带动了这一领域价格指数——例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和采掘业、原材料 工业 等的出厂价格指数的上涨,尤其是在基础产业部分价格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时期沿用下来的成本定价法的情况下,更进一步抬高了这一环节的价格水平。   而下游产业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必然结果——竞争加剧背景下厂商致力于改进制度、技术以占领市场,因此,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复可能,供过于求成为经常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下,厂商致力于压低成本、降低价格,因此,上游的投资过热导致的价格上涨对于下游产品的价格影响力大大减小,基于完善的市场经济下的价格传导机制在这里出现失灵,表现为传导时滞延长、传导程度减弱的特点。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既有别于计划成分占比例较大的体制转型初期的宏观经济表象,同时又有别于完善的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表征:一方面是投资过热、生产资料的供不应求——以往其结果必然是总体的经济过热,另一方面其他产业一般表现为供过于求;一方面是上游价格迅速上升,另一方面总体价格上升缓慢。这种结果导致市场价格出现失真,形成假性的资源配置信号,造成资源的非有效配置,相应的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否出现了经济过热,以及是否应该采取紧缩的措施与以往相比显现了难度。   例如,长期以来我国上下游价格指数之间传导关系的滞后期上的 规律 性一般表现为,CPI滞后3--6个月,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相关性最大;CPI与生活资料价格指数相关程度密切且基本没有时滞;CPI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相关性最高的月份是滞后12个月;CPI与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指数滞后12--15个月,相关性最大。不同价格指数之间,高度相关时段大体为3个月左右,随之相关度逐渐衰减。但是随着市场推进程度差异的日益显现,这种相关性正在发生变化。根据我们的研究,2003年以来,从传导时滞上看,生活资料出厂价比生产资料出厂价滞后约1年零3个月;加工工业出厂价比采掘业出厂价和原材料加工业出厂价滞后约12个月;一般日用品出厂价比加工工业出厂价滞后约6个月;耐用消费品比加工工业出厂价时滞更长;从传导程度上看,上游生产资料与下游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传导过程较弱,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传导程度减弱,其中尤其是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到一般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传导能力大幅度减弱。      四、结论      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不同于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周???性波动,带有典型的转型期特点,制度变迁本身所蕴含的长期性和经济结构性特征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结构性失衡现象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从而使这种貌似特殊的宏观经济波动形式在我国具有了长期性和普遍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于经济波动研究所采取的短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