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乐打工到快乐老板职业生涯7种状态.doc

从快乐打工到快乐老板职业生涯7种状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快乐打工到快乐老板职业生涯7种状态

从快乐打工到快乐老板 职业生涯7种状态 状态一:在好公司打工是快乐的   周成喜对公司的忠诚显而易见,他接受访问的条件是:把公司名字写上。周是成都贝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行政经理。   38岁的周当了多年中学语文老师,累积了太多无法忍受的东西,比如道貌岸然的领导或从不公开账目的校办工厂。1996年离开时他对领导说:“你不用假惺惺地留我。我一定要离开这种虚伪的地方。”   他想找个比较说得清楚的地方,他喜欢公正公平、规则明确。   到贝森呆了一个月,他爱上了这家公司。不仅因为现代化的办公条件、良好的福利待遇,更重要的,他认同公司的理念。他说老板曾专门写文章论述:贝森应成为现代文明企业,应该为社会创造财富,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这让我有归属感。”   周对公司的认同很大程度建立在对老板的欣赏上。周说,不可要求老板完美,但是很幸运,现在的老板几近完美。“作为一个男人,他机智幽默善良真诚,有时像儿童一样。这样的为人我喜欢。”周说,员工的切身利益后顾之忧老板经常过问,他举了一个小例子,“今天中午公司聚餐,老板特别叮嘱:别忘了把公司保安叫上。”   公司鼓励员工成长。理由是:员工成长了,公司也就成长了。周得到了很多锻炼机会,他做过董事办主任、行政部主任、子公司副总。现在公司正派他读在职的MBA。变化令人兴奋。   周很明确:我宁愿打工。这建立在清醒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在周看来,当老板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容易。他必须具有商业智慧、风险意识、学习能力,很高的个人修养,“不可想象,一个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对人对社会抱有不健康心态的人会成为好老板。”   状态二:不幸总发生在我身上   “老板?坏,虚伪,骗子。”30岁的左立波开宗明义。   找工作的过程就像把脑袋伸出来让别人宰。左立波1996年到北京,积累了不少面试经验,比如他发现给求职者的椅子总是特别矮,身高..85米的他坐下后眼睛从不会高过对面老板的鼻子。   历尽磨难,他把赌注押在了一家新成立的私营建材经销公司上。老板说:好好干,跟公司共同发展。左立波想,终于柳??花明了。   连续一个月他下班不回宿舍,一个人琢磨产品。随后老板派他出差,八天跑四个城市,他每天晚上坐车赶路,打听建材城的位置,早上就一家家跑,让人知道北京还有他这家公司。最后一天病倒了,躺在候车室的椅子上,被罚了5元钱。回到公司填客户资料,人家填几十家,他填了200多家。同事大吃一惊,老板面无表情。   半年之后,老板提出“合作”,让他去开拓天津市场,利润分成。左立波做到了让“所有同事都佩服”的份上。年底算了算,利润300万,去掉各种费用,他能得20万。天津分公司的财务是老板的亲戚,说账太乱,得拿回北京算,七算八算,老板说,赢利不到10万,公司紧张,给你200元,明年再辛苦一年。   第二年年底再和老板算账,老板说,有些利润,公司紧张,用发给你的货抵那些钱。左立波想,那是一堆卖不出去的烂货。   左立波终于动了辞职的心思。老板有预感,怕他走之前事情处理不好影响客户关系,拖欠工资作为要挟。左立波最终没拿到那1.5万元。   离开后他试图和朋友一起开店,折腾了一段时间没成功。“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一堆故事都是失败。”他自嘲。   后来听说那家公司倒闭了,他感觉不错。他替老板做了一下总结:“他其实也有成功之处,开始能让我那么拼命就是成功。只是后来不成功,连我这么愿意拼命的人都留不住。”   现在他在一家建材公司的天津办事处,希望积累客户关系,有机会就自己做。办事处一共三个人,老板,他是匪兵甲,还有一个匪兵乙。老板不时做神秘状,将来北京这块你负责怎么样?他就心中暗笑。他和匪兵乙是好朋友,匪兵乙说,老板在他那里也这样表演。   状态三:安全感和荣誉感,都要   陈露从皮包里拿出一张纸,是网上下载的文章,主题是职业女性35岁危机。“这是办公室的热门话题。”她这样开始了谈话。   1994年,陈露从外地分配到北京一家国企,无房可住,每天打游击。一位亲戚出差把一居室暂借她一晚。第二天一早,她和男友离开,两人走到积水潭桥立交桥上,不约而同地驻足回首,遥望高楼上那扇小窗。   那一瞬间的记忆太深刻了,深刻到足以影响她以后所有的决定。   2000年,28岁的陈露已是一家著名日资公司的高级部门经理,也在北京西郊买了房子。那年她怀孕了。不安全感再次攫住了她。她需要保障、财富,她发疯似的想自己做。   风格独特的美容院是利用休产假的机会开起来的。在小区里买了一间门面房,忙忙碌碌地装修、进货、折腾。很多居民记住了这个顽强的女人。美容院开业的那天,她挺着大肚子,满脸幸福地坐着、看着。   10天后她就生产了。但疯狂并未到此为止。她不坐月子也不给孩子喂奶,一个多月,天天凌晨4点多出门,转几次公共汽车走40公里进城,辗转几个批发市场,天黑的时候拎着大黑塑料袋回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