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文明历史变迁》期末复习
PAGE
PAGE 4
“日本文明的历史变迁”期末复习
基本知识
中国史籍关于“日本”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北经》
中国史籍自《宋史》改《倭人传》为《日本传》
日本行政区域曾由“五畿七道”构成,至幕末·维新期有第八道:北海道。
“日之丸”最初是萨摩藩商船标志,后成为日本标志,1999年成为日本法定意义上的国旗。
日本“国家三要素”的形成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是以历代天皇为序的两本经典。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神世七代”第七代伊奘诺尊和伊奘冉尊“创造”了日本,生育了现代日本人的祖先天照大神。天照大神的孙子琼琼杵尊降临人间后繁衍后代,日本初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其曾孙。
科学研究证明,“日本”成为“列岛”,大约在一万多年前。
日本人由东南亚人和东北亚人构成,是“二重结构”。
绳文时代和弥生时代,是日本的土器时代。在弥生时代,日本从中国引进了水稻。
“邪马台国”(大和国)有“九州说”和“畿内说”两种观点。
古代天皇制阶段,天皇有三大权力:赐姓,叙位,颁布诏敕。
武士道
武士自8世纪“初现”,10世纪正式诞生。
“武士道”分成三个阶段:
1)镰仓幕府时代作为12世纪封建社会产物的封建武士道。
2)江户幕府时代以幕藩体制为背景的儒学武士道。
3)明治时代以“忠君”为核心的新武士道。
山本常朝的《叶隐·闻书》是武士道的“圣经”。
佛教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现印度东北部恒河流域,“释尊入寂”后,由其弟子传布。
佛教有三大流派:南传佛教(小乘),北传佛教(大乘),藏传佛教。日本属北传佛教。
原始佛教“四大观念”:
(一)“诸法”,即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空间的世界
(二)“空”(空性),即世界万物不存在恒常不变的实体;
(三)“实相”,即世界上一切事物均具有作为其本质的真实形态,这种形态就是“空”;
(四)“佛性”,即存在于一切生命体中的“佛的潜在本性。
释加牟尼把佛教解释为“四谛”:
苦谛:人生如同苦海泛舟(8苦)
集谛:苦从何来?
灭谛:灭尽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
道谛:正确驾驭人生之舟,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
佛教在6世纪中(大和时代)传入日本。
日本佛教宗派按其形成顺序分为三大部分:
“奈良系佛教”(通称“南都六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三论宗、成实宗、俱舍宗);
“平安系佛教”:天台宗、真言宗;
“镰仓系佛教”:净土宗、净土真宗(一向宗)、禅宗、时宗、日莲宗。
其中“日莲宗”是唯一由日本人自己创建的宗派。
“天台属于官家,真言属于公卿,禅宗属于武士,净土属于平民。”此言虽然偏颇,但反映了佛教各宗派信徒的分布情况。
神道
神道(教)最初是一种原始宗教,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想体系和结构。
日本的神道信仰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祭拜神灵化的万物。
公元5至8世纪,汉传佛教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渐渐被日本人接受,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日本人创造了“神道”一词,以区分日本固有的神与外国传入的蕃神。
“神道”一词初见于《日本书纪》:天皇信佛法,尊神道。
“鸟居”是一种木制的门型牌坊,是神道的标志。走过鸟居就是进入了神界。
神社的拜殿里没有祭拜的对象,既没有神像,也没有牌位。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日本现共有约8.2万个神社。
神道是不断变迁、充实、完善的。除了自身的传统,曾在不同时期接受了道教、佛教、儒学、天主教、国学、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等等思想的影响。
近代神道以神国、神皇思想为基础,是为近代天皇制服务的国家神道。
盟军占领日本后,盟军总司令部(GHQ)发布《神道指令》,停止国家神道活动。
1946年《日本国宪法》第20条规定“政教分离”。
“神佛习合”是颇能体现日本文化特征的重要概念,主要有四种表现:
第一,神是混沌的存在,需要获得佛的拯救。
第二,神守护佛教,即有所谓“护法神”。
第三,在佛教影响下形成“御灵信仰”。
第四,神是佛为了拯救众生而改变姿态的一种显现,即“本地垂迹”。
儒教和律令制国家的演变
儒教一词初见于《史记·游侠列传》“鲁人皆以儒教。” 汉代末年,儒者蔡邕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 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的术士。《说文解字》:“儒,术士之称。”
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是国家宗教彻底儒化的开端,也是儒教的真正开端。
儒教教义的演变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阶段是尊五经、重视礼仪制度的“周孔之道”(汉学);后阶段是尊四书、重视培养内心虔诚的“孔孟之道”(宋学)。
中国儒教的核心是“仁”,强调“仁者爱人”,将博爱精神视为社会义务和要求。
“仁”相对于外在显示和外在约束的“礼”,是一种心理要求和基准。
儒教传入日本大致经历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