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课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经济重心南移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表现。 (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4)掌握“耕获图”“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南宋纸币铜版拓片”等重要图片。 2.重、难点: (1)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2)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1)南方_____较少,相对稳定。 (2)中原人南迁,带去___________,增加劳动人手。 (3)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业发展。 战乱 先进的技术 2.表现: (1)北宋从越南引进_______,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 位。 (2)太湖流域的_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_____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4)_____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园。 占城稻 苏州、湖州 棉花 茶树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_____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 2.棉织业:兴起于_______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 海地区。 3.制瓷业: (1)南宋时,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2)浙江哥窑烧制的___________,给人以别致美感。 (3)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___________造船业发 达。 蜀地 海南岛 江南 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 广州、泉州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 (1)最大的是_____和杭州。 (2)南宋都城_____人口多达百万。 (3)有早市和夜市。 2.海外贸易: (1)_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_______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_______管理海外贸 易。 开封 临安 广州 阿拉伯 市舶司 3.纸币产生: (1)概况:_____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 铜钱并行的货币。 (2)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_____最后完成。 2.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_____地区。 北宋 南宋 东南 1.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而不是最早的货币。 2.经济重心南移分为三个时期: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开发;南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3.要重视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环境,大力发展科技,重视人才引进,注意保护环境。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社会安定的南方,由于人口大量南迁等因素,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即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探究主题 经济重心南移?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自东汉末年以来,由于战乱等因素,北方经济衰退,经济重心发生转移。阅读下列材料: 【沉舟侧畔千帆过——重心转移】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南宋《陆游集》 【探究思考】(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江南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材料二反映的是南方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