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

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7 期 冯贤亮: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 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 冯贤亮 摘? 要:? 历史上江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患,但旱灾的发生也很频繁。本文在以往研究 的基础上,以咸丰六年江南特大旱灾为中心,对地方灾害与社会应对问题作了初步的清理,并发现:政 府对灾荒的救济,在清代有一个显著的转折,即咸丰朝前后政府救济的力度和重视程度因内乱外患、军 政祸乱频兴而有很大的差异。自咸丰朝开始,民生的救赈已基本转移到地方政府身上,而以绅商地主 为代表的地方力量在其间发挥了重大作用,地方秩序稳定已成了第一要务。 关键词:? 江南;咸丰;旱灾;社会应对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6)07?0162?09    作者简介:冯贤亮,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上海? 200062) 引?言 江南虽属水乡泽国,但水的分布因地形差异而有不同,所以表现在水旱上,仍然是高地患 旱、低地怕涝。在历史时期,这一地区最大的自然灾害,一般认为是洪涝灾害,文献中有关这 方面的水灾、水利政策与具体治水工作,都有详细的纪录。但是,细稽史料,在如此富余水资 源的环境中,旱灾却也是经常性的事情,而且历史上不乏特大旱灾的事例,不能不令人感到惊 讶。可惜的是,现有研究中有关江南旱灾的分析探讨,与其水利史的研究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目前为数不多的具体研究,基本上是将明清时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此间太湖平原地区的旱 灾。汪家伦曾专门作过分级:在同一年内灾区辐员在 5 县以上或府、州辖地范围大于 5 县以上的, 列为“区域性水旱”;灾区较广、灾情较重、作物收成大歉的列为“大水大旱”;全区域大 水或大旱的面积超过 2/3,记载大水或大旱的县份在 20 个以上而灾情特别惨重的定为“特大水 旱”。 以此为标准,太湖地区在明清时期的特大水灾年为 1510、1561、1587、1608、1624、1823 和 1849 年;特大干旱年则为 1544?1545、1589、1640?1641、1679、1785、1814 和 1856 年。他 统计了清代(1644?1911)旱灾的次数为 41,发生频率为 6.4 ①。尽管他的统计还有不够充分的地 方,但是对水旱情况的历史变化仍可藉此得出一个大致的认识。其他如陈家其的《太湖流域南宋 以来旱涝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是从一个小区域的角度,对太湖地区的水旱情况也作过初步的分 析②;夏越炯对宋、元、明、清时期湖州、嘉兴、杭州三府发生的旱涝灾害从气候学的角度, 也曾作过细致的数理分析③。 收稿日期?:2006?04?17 ① 汪家伦:《历史时期太湖地区水旱情况初步分析(四世纪— 十九世纪)》,《农史研究》(第 3 辑)1983 年, 第 84? 97 页。 ② 陈家其:《太湖流域南宋以来旱涝规律及其成因分析》,《地理科学》?? 年第 ? 期。 ③ 夏越炯:《浙江省宋至清时期旱涝灾害的研究》,《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40? 147 页。 162 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7 期 冯贤亮: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 然而,上述研究由于覆盖时段过长,对区域上的一些细部问题处理得尚不够完满。相比之 下,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五百年来旱涝分布图集》①,显然要详尽得多, 所制定的旱涝等级序列、清代水旱资料及其分布图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些研究,大体上都是就旱灾本身所作的分析,几乎未涉及旱灾的危害性 影响和地方社会的相关反应。 基于有关江南旱灾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