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曹院长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曹院长讲稿

主要内容 物联网概念及总体发展情况 国外运营商物联网业务开展情况 物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传感器网、物联网、泛在网关系 运营商提供物联网业务的模式 间接提供网络连接:系统集成商租用运营商网络向用户提供业务,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商业模式,随着运营商的强势介入,正在迅速减少 直接提供网络连接:运营商向使用M2M业务的企业直接提供连接,而不通过系统集成商。例如Verizon直接为通用公司的OnStar业务提供数据流量,然后收取费用。 合作开发,独立推广: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合作。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电信运营商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网络运行、业务推广及收费。这种模式电信运营商占主导地位,成为运营商进入M2M市场的主流模式 独立开发,独立推广:电信运营商自行搭建平台开发业务,直接提供给客户。目前实行这种模式的电信运营商包括Orange等,因对运营企业初期投入要求较高,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目前还比较少。 挪威Telenor-M2M领先者 1997年开始推出业务,目前已有100多万移动M2M用户; 2008年成为一个独立的M2M全资子公司Telenor Connexion,目标是M2M业务的全球化;开发各种M2M智能SIM卡; 采用独立开发和合作开发,独立推广模式 面向各行业的企业各户 物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2) 网络构建 网络对物与物通信支持,通信网与感知层和应用层之间深度融合和协同 异构网络、异构终端、异构接入 行业应用网络与公众网络的分工和协同 国际合作与治理 全球性编码、地址、和解析体系构建 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行业协作、体制障碍与商业模式 国际上对移动M2M的预测 全球移动M2M预测(百万部) 2008年,全球无线M2M收入达到43亿美元,2012年有望达到129亿美元(Berg Insight预测) 全球移动M2M终端2014年达到4.12亿部 来源:Juniper Research 我国物联网应用情况 * 传感器应用 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应用开始出现在各个领域 —上海浦东机场防入侵应用 —上海世博会应用(拟建) —太湖水文及排污监测应用 RFID应用 成为美、英后全球第三大应用市场 2009年RFID应用份额: 证照防伪45.2%; 电子支付占24.9%; 出入控制15.9%; 仓储物流6.4%; 物品追踪等其它7.6% M2M应用 已规模开展,运营商M2M终端超过500万 M2M应用示例: 智能电网:南方电网、北京、重庆 等104万台电表的远程抄表。 智能交通:北京、上海、辽宁等地超过110万台车载。 社区管理:重庆市1200部电梯部署带有传感器的M2M终端。 物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2) 市场需求和产业支持 随着ICT快速普及,特别基本通信需求趋于饱和,物联网成为必然趋势 潜在的巨大产业空间和当前的现实规模,产业需要一个培育期 行业/企业个性化应用 中国整体信息化水平 产业成熟性:性价比,RFID相对成熟 关键技术与标准化 涉及多技术、多网络、多行业;多个标准化组织涉及,标准分散、刚起步。 关键资源(编码、地址、频谱等) 万亿级物体互联,现有的电信网和互联网编码和地址体系难以适应 IPv6协议复杂,智能小物体(如传感器节点)难以直接使用 频谱分配及干扰:蜂窝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近距离无线通信等 谢 谢! *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0年2月25日 泛在网概念的提出 Mark Weiser “Ubiquitous Networking” is used for networking capabilities to support various classes of applications/services which require “Any Services, Any Time, Any Where and Any Devices” operation using NGN enabled capabilities. This networking capability should support human-to-human, human-to-object (e.g., device and/or machine) and object-to-object communications.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的概念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出,早期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但是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uilds upon the revolutionary success of mobile and internet netw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