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发展心理(2015年下半年中学版)教程.doc

第5单元发展心理(2015年下半年中学版)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单元发展心理(2015年下半年中学版)教程

第五单元 中学生发展心理 【考试大纲】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第一章 认知发展 【考试题型】 1、四种类型题目均出现。为重点复习章节。 【高频考点】 1.认知风格 2.认知误区 【考点速记】 一、认知发展水平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理论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其内部心理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所有生物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一方面,生物有机体的行为要根据环境的改变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有机体的内部结构也进行着积极的建构。生物有机体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2. 布鲁纳的认知阶段理论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儿童表征世界的方式,将认知发展划分为动作式阶段、映象式阶段和符号式阶段。在动作式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动作来认识、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他们只能从做中学习,很少有反省认知活动;在映象式阶段,儿童将来自环境的经验组织成内在表象,主要借助于视觉或其他感觉表象对外部世界进行表征;到了符号式阶段,儿童开始能够借助符号系统来贮存或提取大量信息,运用语言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能提出假设、使用比喻及条件性命题等。 3.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和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以语言等符号系统为工具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包括教学,对儿童的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等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二是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即语言符号系统,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三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 基于上述基本观点,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维果茨基的思想体系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石。 【真题】 [单选题] 1.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二)教育与认知发展的一般关系 1. 适应儿童认知的年龄特点。 教学应根据儿童各发展阶段不同认知方式占优势的特点安排教学。例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小学教学要适应小学生认知的具体性和直观性特点,中学教学则要适应中学生认知发展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 2. 严格遵循准备性原则。 学习的准备性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适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习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以成功;二是学习的准备应保证他们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合理。 3. 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二、认知风格差异与教育 (一)认知风格与学习风格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人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方式,它体现着个人内部认知活动的特色。学习风格,又称学习方式,是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所偏爱的方式,它体现着学习者在从事学习任务时的个人特色。目前研究较多的、比较典型的认知风格类型有如下几种: 1.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棒框测验) 对场独立和场依存的研究源自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对人的知觉特点的考察。 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而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