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高中数学课程基准解读
求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选择结构的 特点 算法中需要进行判断,判断的结果决定后面的步骤。 为了为了清晰的表示变量并且简洁地表示算法和设计更高效的算法,我们必须学习使用变量。 第1课时的教学目的是引入赋值和变量,并学习将常数值赋予变量以及将含有其它变量的表达式赋予变量; 第2课时的教学目的就是将含有变量自身的表达式赋予变量。 变量:=表达式? “:=”为赋值号,不是等号; 语句执行方向为“从右到左”; 语句执行后,将表达式所代表的数值赋予左边的变量,变量原来的值将被覆盖。 一个变量可以重复使用(赋值); 输出1000以内所有能被3和5整除的正整数。 循环结构的三个要素 1)循环变量 2)循环体 3)循环终止条件 循环变量:在循环结构中起循环计数作用的变量,如上图中的n; 循环体: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 两种类型的循环结构: 前测型-当型-满足条件才执行循环; 后测性-直到型-满足条件则终止循环。 是 是 否 否 有穷性 确定性 可行性 概括性:算法是一类问题的解法,能重复使用; 精确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应该是可操作的,明确的; 程序化:算法是由各个步骤组成的有着很强逻辑性的序列; 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结束并返回一个结果; 不惟一性: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算法,算法有优劣之分。 一般有下列三种描述方法: 自然语言 流程图 程序语言 教学的顺序是: 输入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理解构造性数学 注重算法的基本思想的理解; 算法教学必须通过实例进行; 算法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先具体再抽象,先了解算理,再描述算法; 认识函数模型的思想,感受函数的应用过程,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为了找到合适的函数模型,提高计算的效率,应该提倡使用计算机或计算器及其相关的软件。有条件的地方,应该让学生有机会使用技术,进行操作,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感受信息技术与数学的紧密联系,这对于学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在条件较差的学校,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见识一下有关建模的过程. 原有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不设立平面几何内容,平面几何的教学任务完全由初中承担,学生对于推理论证感到吃力; 高中新课标在选修4-1设立几何证明选讲专题,提供有需要,有兴趣的学生学习,有利于减轻初中数学教学负担; 通过螺旋式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对几何推理与证明的认识逐步加深。 增加:通过观察两种方法画出的视图(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实习作业:画出某些建筑物的直观图; 了解:柱,锥,球,台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淡化:对上述公式的记忆和复杂计算的要求. 增加: 认识柱,锥,球,台及其简单的组合体; 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淡化: 对柱,锥,台,和多面体的概念的要求。 增加: 认识柱,锥,球,台及其简单的组合体; 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淡化: 对柱,锥,台,和多面体的概念的要求。 以上述定义,定理和公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一批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利用它们证明一些简单空间位置关系的的命题。从而降低证明的难度。三垂线定理:掌握-了解-淡化。 选修2-增加空间向量:经历由平面向空间的推广; 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线面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计算问题 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探讨截面的可能形状。 分为对教师的调查和对学生的调查,主要是调查师生在实施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所遇到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广大师生对新课程表示欢迎,使用新教材的过程基本顺利,但是遇到的问题也值得重视。主要有: 教材内容多与教学时间少的矛盾; 内容安排欠周密,知识自身衔接不当,造成教与学的困难; 例:某些教材在没有介绍异面直线的情况下,提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那么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什么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课本没有交代. 如上图,如果未说明直线l⊥直线AB, 如何说明直线l⊥平面? 呢? 例: 某些教材在提出某个性质(例如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之后,在举例说明这个性质定理的应用时,实际上主要是使用了判别定理. 迫于高考压力,未能认真开展探究性活动; 某些学校领导和教育领导部门的教育理念陈旧,成为新开课程的阻力. 如图所示,在四面体中,已知PA=BC=6,PC=AB=10,AC=8 ,PB=2?34 .F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