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星期四)【阅读1131之四(总1189】------朱光潜学术人生的通达与执着文档要点.doc

2016年9月8日(星期四)【阅读1131之四(总1189】------朱光潜学术人生的通达与执着文档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9月8日(星期四)【阅读1131之四(总1189】------朱光潜学术人生的通达与执着文档要点

朱光潜学术人生的通达与执着 演讲人:钱念孙 演讲地点:新华书店安徽展演厅 演讲时间:2016年7月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8日11版:名家·光明讲坛 ) 朱光潜生于1897年,逝于1986年,九秩人生横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大历史时期,其六十多年学术旅程也和中国现代史一样,跌宕起伏,岁月峥嵘。读中国现代学术史,尤其现代美学史,不论沙尘蔽日之际,还是云灿星辉之时,朱光潜任凭风云变幻,坚守美学领地,开疆拓土,深耕细作,从未流于偏激,却处学术先锋,其披荆斩棘之作用,中流砥柱之地位,仿佛屹立万里波涛中的航标灯塔,导引中国现代美学巨轮破浪前行。 文言与白话的藕断丝连 朱光潜出生在激荡清朝文坛两百余年的“桐城派”的故乡,也是一户历代书香之家的子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朱光潜正在英国人主办的香港大学教育系读书。他接触到《新青年》等报刊宣传的新思想,心灵深处引起强烈震撼。他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里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心境: 我是旧式教育培养起来的,脑里被旧式教育所灌输的那些固定观念,全是新文化运动的攻击目标。好比一个商人,库里藏着多年辛苦积蓄起来的一大堆钞票,方自以为富足,一夜睡过来,满世界人都宣传那些钞票全不能兑现,一文不值。你想我心里服不服? 最使他不服气,乃至痛心疾首的,是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这不仅因为他写得一手好文言,多年练就的一技之长将会变成无用之功;还因为提倡白话文的新派学者,猛力攻击桐城派古文及其代表作家,这对作为桐城派后裔的朱光潜来说,理智上难以接受,感情上更受伤害。陈独秀在那篇名响一时的《文学革命论》中,就将朱先生所尊崇的精神益师“归方刘姚”(归有光、方苞、刘大魁、姚鼐),打入“无一字有存在之价值”的“十八妖魔”之列。钱玄同更是把桐城文派直斥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对于这种无异于挖桐城人祖坟的偏激之言,朱光潜自然愤慨异常。他说: 尤其文言文要改成白话文一点,于我更有切肤之痛。当时很多遗老遗少都和我处在同样的境遇。他们咒骂过,我也跟着咒骂过。《新青年》发表的吴敬斋的那封信虽不是我写的(天知道那是谁写的,我祝福他的在天之灵),却大致能表现当时我的感想和情绪。 一种语言负载着一种文化。它对于深深浸泡其中的知识分子来说,决不仅仅是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文字工具,而是其心灵得到慰藉,情感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 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迫于声势浩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于1920年1月通令将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一律改为语体文,同年4月又规定凡过去编的文言文教科书到1922年以后一律废止。此后,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步被白话文教材所代替,各种报刊更是争相使用白话文,以示跟上时代前进之脚步。至此,白话潮流,浩浩荡荡,大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势头,每个用惯了文言的人,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压力。 对于朱光潜来说,放弃文言文犹如告别栖息多年的故乡老宅,其过程当然是痛苦的。仿佛一个被迫背井离乡的游子,虽然将要开始新的精神旅程,但故乡那熟悉而亲切的身影,那长久培养起来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浓浓乡情,怎能不引起他深深眷恋呢? 然而,朱光潜毕竟是一个现代青年,一个既有认识新事物的愿望,又正在接受现代大学教育的现代青年。他对于文言文改成白话文这点,虽然始而反对并在心里咒骂,但不久经过冷静的思考,经过一番剧烈的内心冲突,终于“看出新文化运动是必需的”,并“放弃了古文和文言,自己也学着写起白话来了”(朱光潜《作者自传》)。 很快,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白话作品《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心理分析》,于1921年7月发表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东方杂志》上。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论文和著作,不仅以丰富的学识和深刻的见解广受称誉,而且以优美的文字和清新的文风打动许多人的心灵。 朱光潜先生何以能有这样的好文笔?这当然需要有对文字的敏锐感觉,需要有“文章不厌百回改”的反复推敲的精神,同时原先的古文训练也功不可没。朱光潜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对文言和白话两者的特点及短长曾有独到分析: 文言白话之争到于今似乎还没有终结。我做过十五年左右的文言文,二十年左右的白话文,就个人经验来说,究竟哪一种比较好呢?把成见撇开,我可以说,文言和白话的分别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大。第一,就写作的难易说,文章要做得好都很难,白话也并不比文言容易。第二,就流弊说,文言固然可以空洞俗滥板滞,白话也并非天生可以免除这些毛病。第三,就表现力说,白话与文言各有所长,如果要写得简练、有含蓄、富于伸缩性,宜于用文言;如果要写得生动、直率、切合于现实生活,宜于用白话。这只是就大体说,重要的还是在作者的技巧,两种不同的工具在有能力的作者手里都可以运用自如。我并没有发现某种思想和感情只有文言可表现,或者只有白话可表现。(《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 这段话说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194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