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教学设计
沿河县和平镇四完小 沈 虹
课 题 克和千克的认识 内 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 克与千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是计量方面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对重量的感觉体验,“通过掂、说、比来体验重量的感觉”。教材内容在一开始就安排了学生活动,让学生感受克与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克与千克的触觉表象,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重量方面的知识都有接触,但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对“克”和“千克”的直接感受是比较少的,再加上重量单位的特殊性,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就能得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教学内容——将牢固建立可与千克的触觉表象作为课的重要目标追求。如果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找到一个关于克与千克的生活参照模型,借以估测别的物体的重量,这将为他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在建立质量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通过让学生感悟克的微小单位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知识。
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比一比的活动,经历认识克与千克的过程,体会1千克有多重,牢固建立1千克物体的概念,再利于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到重量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消除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距离感,让学生容易接受。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让学生受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重点难点 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体会1千克有多重——积累学习素材资源。 教 法 演示法,讲解法。 学 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学准备 一架天平、一个鸡蛋、一个苹果、若干黄豆、学生四人一小组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介绍工具引入课题
让体重和身高有明显差别的同学站在讲台上。
问:××比××高多少呢?
有什么办法知道谁估计得准确呢/
具体比高矮可以用尺子作工具,用到长度单位,那么,想要知道谁比谁重多少,该怎么办呢?用什么作单位呢?
看看他们俩,你们想说点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明确:××高,××重等)
猜一猜,说一说。
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中说一说。(明确:用尺子量一量)
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明确:用秤来称,要用到重量单位)
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
动手操作实际感知相机渗透法制教育
课堂总结
练习应用延伸课外 关于秤,你们了解多少呢?
那么关于重量的单位你们又了解多少呢?有哪些重量单位?
出示课题:克和千克
建立1克的概念:
(1)设疑:
请同学们拿出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怎样?想知道它有多重吗?用什么秤比较好呢?
(2)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一边介绍,一边演示称2分硬币的过程与方法)
(3)巩固概念:
你能从信封里拿出约1克的物体吗?能拿出比1克轻一些的物体吗?比1克重一些的物体吗?比1克重得多的物体吗?
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用天平验证得出结论》
讲述:1克的物品,拿在手中确实是很轻很轻,似乎是感觉不到,如果是1克金子,你会有什么感觉?
但是如果是1克毒品呢?你认为怎样?
如果是有坏人逼迫你吃下1克的毒品,你会有什么杨的感觉?
(相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
感受几克:
(1)一枚2分硬币约1克,两枚2分硬币约重多少?
1克需要多少枚2分硬币呢?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克表示呢?
(3)出示:味精、洗衣粉、方便面……
(4)通过刚才两次的猜一猜活动,想说点什么?
(5)这里有一个鸡蛋和一个梨,你能猜一猜它们有多重?
(抽几个同学掂一掂,说一说)引导用秤称一称。
3、感知1千克:
谁能把你们重1000克的物品借给老师用一用吗?(师生合作数一数: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交互白板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oc
- 备战2013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二下册《激光的话》教学设计.doc
- 外研版七年级升八年级摸底测试卷.doc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Module6Unit2导学案(王发明).doc
- 外研版六年级下册教案英语用.doc
- 外研版(三起)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doc
- 复习资料一安全知识试题排序.doc
- 外研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试题.doc
- 外研版英语2015年中考英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