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4第3章访谈要点.ppt

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4第3章访谈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4第3章访谈要点

林思浩:您在写作《城门开》时是否想过在北京这座城市和您的生活之间作出区分的话,哪一部分更令您着迷? 北岛:就我的成长经验而言,城市与人事是不可分割的,有某种镜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并没有刻意写城市,而所有大小事件都折射出城市的变迁。至于哪一部分最让我着迷,那就是细节。正是个人的可感性细节,如同砖瓦一样,让我在纸上重建一座城市。 林思浩: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您身上的感受吗?这种感受对您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 北岛: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时,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这些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分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 林思浩: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您这个文字北京城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也就是说全书的篇章是怎样铺排的? 北岛: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北京城的结构和汉字的结构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横平竖直、封闭性。老北京过去叫四九城,“四”指城墙,即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九”为内城的九个城门,与汉字的结构不谋而合。至于全书的篇章铺排,并不是按线性时间展开的,而是每章都可独立成篇,自成系统,很像汉字和北京的四合院,彼此呼应,在互相勾连拼接中产生更深的影响。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城门开》是作家北岛的一部新书。作者在这部书中借助文字追溯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 B.现在的北京城变化很大,原有的北京古城即将消失,在一个1990年出生的孩子眼里,北京作为古城只是一个谣传而已。 C.北岛认为,城市与人事存在某种镜像关系,他所描写的大小事件都折射着城市的变迁。 D.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 E.北岛受到汉字结构的启发,在安排《城门开》一书的篇章时,使每章都独立成篇,自成系统,很像汉字。 [答案] BE [解析] B项,“在一个1990年出生的孩子眼里,北京作为古城只是一个谣传而已”错,这个观点只是北岛的一种猜测。E项,“北岛受到汉字结构的启发”于文无据。 2.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林思浩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写作《城门开》这本书的目的;(2)写作与生活的关系;(3)全书的编排特点。 3.《城门开》一书前三篇为什么写光和影、味道和声音这些细微之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是非常可怕的;(2)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构成历史的质感;(3)让感官充分开放,甚至强化放大。 4.结合全文,谈谈《城门开》这本书在写作和编排上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作方面:(1)借写北京记忆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迷失;(2)用人事来折射城市的变迁;(3)注重细节。编排方面:每篇独立又相互呼应。 刘慈欣:当然,作为一个业余作者,我肯定是完全想好再去创作一本书的。但是,在想的过程中变化太多了,肯定和最初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不说完全不一样,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变化了多少是无法统计的。这么长的作品,构思肯定经过了一定的演变过程,这中间会出现各种改变。 财新记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会跟别人讨论所写的内容吗? 刘慈欣:绝对没有。以我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我绝对不会和别人有任何讨论。有的作家写一段给朋友看一段,然后征求意见,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完全没有交流,100%都是我自己在做这个事情。 财新记者:很多人认为,《三体》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你会不会担心自己很难超越这个成就?现在写作时会不会有一些压力? 刘慈欣:应该是有的。难超越,一来是书本身的影响;第二,也有个重要因素,就是任何一本书的成功,特别是类型文学的成功,除了书本身以外还有很多机遇的因素。机遇这个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可能每本书的机遇都那么好。这也是它难以超越的一个原因吧。 财新记者:成为优秀的科幻作者需要哪些条件呢? 刘慈欣:优秀的作家、作者可遇不可求。成为优秀作者的条件很难量化,优秀作者最有可能在特定文学体裁繁荣的时期诞生。如果科幻市场比较繁荣,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作者投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