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祝雯雯〕.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心理学〔祝雯雯〕

学生心理发展的“主题观”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学生的主题就是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如果学习问题能够解决,其他的心理问题会被淡化。 在孩子的成长中,要在恰当的阶段给予恰当的知识,否则很可能制约孩子的成长 学习新解 学习是快乐的 -知识建构的“情绪观” 学习是科学的 -大脑高效学习的“简单观” -知识与思维的“表征观”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是可以改变的 学生不想学的根源在哪里? “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学不会” ——根源:认知能力低 这类学生与学习有关的基础认知能力,比如:记忆能力、思维转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有待提升,这些能力有一项不足则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且学生尽管在学习上付出很多努力,但收获甚微,还会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并且这类问题不容易被发现,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教师。 “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不会学” ——可能根源:学习技能低 这类学生的学习技能发展滞后,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任务经常完不成、容易陷入书山题海、产生知识漏洞。急需提升如:学业目标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课堂学习效率、各学科学习技巧等学习技能。 认知发展阶段论 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 (1)描述儿童的认知功能如何随年龄变化而发展; (2)说明或揭示儿童认知功能变化的因素或机制。 一、认知发展观 (一)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主动性 儿童是刺激的主动寻求者、环境的主动探索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儿童自己在决定着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重要表现是儿童的好奇心。 (二)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不同的质的特点;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儿童就会建构出不同的现实 第二,阶段间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2.自然经验。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 3.社会经验。主要指语言和教育的影响。 儿童对假设命题的反应的实验 一组是儿童(9岁);另一组是儿童(12岁),给他们的问题是:假如给你第三只眼睛,你会选择放在身体的那个部位,把它画出来,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做? 所有9岁的儿童都把第三只眼睛放在了两眼中间的前额部位,看上去儿童好像是依据“所有人的眼睛在脸部中间的某处”这样的具体经验来完成这项任务的。而且认为这种想法很愚蠢,因为没人会长第三只眼睛。 12岁儿童做出更为多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并不依赖于他们以前见过的事物形象,而且他们能考虑到这种假设情境的有利之处,并用很具想象力的理由来解释第三只眼睛所放的独特位置。如把第三只眼睛画在一束头发的顶部,画在手掌心,画在嘴里等。认为这项任务很有趣,并要求老师多布置此类美术作业。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依然认为该物体是存在的。 2.形成了因果联系。客体与动作间的关系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操作 包括象征性阶段和直觉性阶段 一. 象征性阶段:思维开始发展 花娘,四个轮子,两个月亮, 将小鸡埋地下,浇水。像小树苗一样。 孩子的绘画作品,所有生命都有颜色,万物有灵。太阳公公,月亮婆婆等等。 直觉思维阶段: 被事物的显著特征左右 实验:同样分量的水,放到盆里和放到碗里,问哪个里面的水多。 自我中心主义 -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考虑客观事物,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协调 应用: 小孩发脾气踢凳子,有经验的老师,你看你,你看凳子也会很疼的,赶快扶起来。而不是你看你,不听话。 问孩子问题:趣味性,主观性。避免抽象性用词,好坏,反语,双重否定等。 孩子不是闹事不听话,而是还不会体会别人的感受。需要引导 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先做再想,不可逆性 孩子为什么老爱磨蹭? “怎么孩子上小学后,这么磨蹭?很简单的题要做很久!”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问,不一定是孩子不抓紧时间,很有可能是学前阶段,图形背景辨别能力没有得到训练有关   一道应用题: 小明有三支铅笔(上次老师讲的是小华,也不是讲的铅笔),小芳(这个字是读fang吗?)有四支铅笔,小芳借了一支给小红(上回小红不是借的铅笔,是借的橡皮啊……),问小明和小芳总共有多少支铅笔?这括号里,可能就是孩子把时间磨蹭到这些与题干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