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赏析_宗教建筑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 佛教建筑 一 三大宗教建筑: 1 佛教建筑 2 伊斯兰教建筑 3 基督教建筑 二 佛教建筑 1 佛寺: 1)佛寺的布局演变和特征 关于寺、庙; 关于前塔后院与前院后塔; 关于佛教四大名山; 2)代表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河北正定隆兴寺 相传东汉时帝时,摄摩腾、竺法兰两位法师由西域驮经到洛阳,起初住在鸿胪寺,后来明帝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西阳门)外为他们创建“精舍”,称为白马寺。寺,原为汉代中央部门一种办事衙门的通称,如鸿胪寺、光禄寺等。估计白马寺即为此类机构,有如特设的外宾招待所。可是,这样一来,后世便相沿以“寺”为佛教寺院建筑的通称了。 庙本指住宅宫室的厅堂,后为佛寺称呼应与魏晋时期出现“舍宅为寺” 有关。 中国人建寺,走的则是把院落式住宅改造为寺院之路。但在早期,似乎也考虑到突出一些佛教特点。 如《魏书·释考志》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信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 《三国志·吴书》卷四的“刘繇传”载,东汉末年,笮融“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彩。“垂铜祇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得读佛经。” 最早的汉化佛寺以塔为中心,四周以堂、阁、廊等围绕,成为方形庭院,内供佛像或舍利,为拜佛诵经之所。 南北朝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局,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更属通用式的,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 舍宅为寺时附属的一些花园等小型园林,成为早期现成的佛寺园林。《洛阳伽蓝记》中有形象的描述。随着僧人坐禅习静的需要,新建佛寺每选址于山林名腾之区。据《高僧传》记载,东晋太元年间,慧远在庐山营建东林寺时,就有意识地在大自然景观中设置人工的禅林小景观。这是创建佛寺园林的早期记载。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世音道场普陀山、地藏道场九华山。 佛寺进入山林,不但获得理想的环境,也使佛寺得到了发展,山林得到了开发。 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着十米多高的基座,其上再筑九十厘米高的台基,大殿为中型殿堂,面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17.66米。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 寺庙建筑布局特点: 一、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纵中轴线。 二、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如净土院、经院、库院等。 三、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不太大的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四、寺院俗讲、说因缘带有民俗文化娱乐性质,佛寺中并出现戏场,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质。 2 佛塔 塔源自于古印度 古印度将塔称作“窣堵波 ”(STUPA梵文),中国古代称之为“浮屠”、“浮图”。它是一种覆钵形建筑,由台座、覆钵、宝匣、相轮组成。塔顶的刹是用来埋佛骨舍利的地方。 中国化的佛塔,通常由地宫、塔基、塔身、刹组成。中国的塔刹也古印度的塔刹不同,它是佛界的象征。塔刹上装饰有各种宝,比如莲华(仰莲、覆莲)、受花、覆钵、相轮、露盘、华盖、火焰、圆光、华瓶(宝瓶)、宝珠等。 中国化的佛塔建筑,造型多姿,形式多样。从造型上看,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 喇嘛塔(藏式塔)、傣族塔、金刚宝座塔等;从建筑材料上看,有木塔,砖塔,砖木结构的,石及砖石结构的,琉璃塔,金银铜铁塔等。从组合上看,有单塔,双塔,三塔,五塔,百零八塔等。 * 伊斯兰教建筑 巴 黎 圣 母 院 基 督 教 建 筑 基 督 教 建 筑 科 隆 主 教 堂 关于寺、庙 关于前塔后院与前院后塔 关于佛教四大名山 文殊道场五台山 地藏道场九华山 观世音道场普陀山 普贤道场峨眉山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隋唐时期,寺况极为兴盛。后来唐武宗灭法,殿宇遭到破坏。唐宣宗大中以后,佛法再兴,857年(大中十一年),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修建了现存的正殿东大殿。佛光寺是一座中型寺院,坐东向西,大殿在寺的最后即最东的高地上,高出前部地面十二三米。 东大殿是该寺主殿,位于最上一层院落,在所有建筑中位置最高,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距今1100多年,堪称国宝。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 经测量,斗拱断面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