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学社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16日,北平市的中山公园内群贤毕集,华盖如云,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大会在此举行。 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测绘,以及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调查。 当我们回顾历史,看到的不仅是营造学社前辈们勇于开拓的学术进取心,更多的是他们忧国忧民,致力于振兴祖国文化的爱国情愫。 背景 19世纪后期,随着工业文明的对外扩张,欧美的知识阶层把目光放到了欧洲以外的地区,一批批考古学家和探险家前往中东和远东探寻未知世界,古老的东方中华帝国自然是他们的重要目标。早在营造学社成立之前,来自西洋或者东洋的外国学者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不曾间断。同样,从上古到近代,中国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也从未改变过。可是,和西方相比,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极为卑微,建筑被归于“匠作”而为士大夫所不屑。建筑的技术和工艺得不到科学的研究和总结,只靠匠人们一代一代口耳相传。 学社以“营造”命名的另一深意则是,在朱启钤看来,建筑的研究必须通晓中国的全部文化。建筑之外,与之相关的彩绘、雕塑、染织、髹漆、铸冶、抟埴,一切考工之事,都是学社的研究对象。推而广之,有形的艺术之外,信仰、传说、仪文、乐歌等一切无形的思想背景,也是学社的研究范围。朱启钤虽然是旧时代培养出来的传统官僚,却不乏现代学者的气质,其开阔的眼界和深邃的思想令人赞叹。 1932年4月,学社开始了在北平之外进行的第一次野外调查——河北蓟县独乐寺(今属天津市)。 1932年以后,中国营造学社每年都会派出两三个调查队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梁、刘两位先生或各自领队,或结伴同行。据统计,从1932年到1937年的6年间,学社调查过137个县、市,古建筑殿堂1823座,其中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 当抗日战争终于结束,营造学社却因为经费断绝,社员大半离职而陷于停顿,最后在默默中结束了自己的工作。 * * (从左到右) 朱启钤(qian),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鲍希曼 中国营造学社成员: 林徽因在野外田野考察 营造学社在测绘四川雅安高仪颐阙 梁思成在四川梓潼卧龙山留下的墨书 樑思成绘制的独乐寺观音阁立面图 开始 讲:在这山河破碎的岁月里,在颠沛流离的路途中,营造学社在梁思成和刘敦桢的带领下,还在努力坚持,继续着薪火相传的工作。 当年在李庄,林徽因抱病整理战前的考察资料,年幼的儿子问妈妈如果战火逼近,大家又该何去何从?病弱的母亲用手指向窗外滔滔的江水……抱着殉国的信念,生活的困顿又算得了什么?坚持着对文化的守望,这才是我们这个国家百折不挠,民族文化百扑不灭的根本原因吧。 中国营造学社以其短短十几年的生命,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盛开的奇葩,它的果实至今还在被后学者引用, 它曾经拥有的社员都是以后建筑及其相关领域的大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营造学社的解散, 当年精心收藏和整理的珍贵图书被分存各处,一些珍贵的测绘和影像资料因为保存不善,还未整理发表就不知所踪。 梁在序中说:“我在这里要向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桂莘先生表示我诚恳的谢意, 若没有先生给我研究的机会和便利,并将他多年收集的许多材料供我采用, 这书的完成即使幸能实现,恐也要推延到许多年月以后。”于此均可见其贡献与影响了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