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献计量统计看《音乐探索》发表论文之作者群及论题方向.doc
从文献计量统计看《音乐探索》发表论文之作者群及论题方向
从二、《音乐探索》精品栏目介绍
王光祈作为中国音乐界最早将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外文形式介绍到西方国家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论著和研究成果至今仍然具有相当深远的积极影响和学术价值。《探索》自1983年创刊之日起就开设了王光祈研究栏目。2002-2013年的12年间,王光祈研究栏目共刊登了37篇论文。如果从创刊统计起,截止到2013年,《探索》共刊载了近80余篇关于王光祈的学术、贡献、中西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文论。据不完全统计,2002-2013年在王光祈研究栏目中发文量最多的研究者、学者分别是:修海林、管建华、胡杨吉、罗天全、朱江书、包德述、冯光钰等人。如果把《探索》中王光祈研究栏目进行一次完整的梳理,就会很明显地看到,从1983年创刊起,老一辈音乐研究者们,如朱舟、钟善祥、韩立文、毕兴到如今的学者、学子,30年时间,《探索》的王光祈研究栏目完成了从研究到延展再到发展的一个连续性、纵深性、交叉性的研究之路。以下列举的仅提取自2002-2013的文论:
(一)2002-2003年,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纪念王光祈110年诞辰纪念会。《探索》积极投入到这一重大的音乐学术盛会,在2002年期刊中有一篇纪念文章,为明言撰文的《作为新音乐批评家的王光祈》;2003年期刊中特开辟纪念王光祈诞辰100年专栏,连续几期刊载有关王光祈研究的文论,总篇数达11篇,反响强烈。
(二)2010年,王光祈研究栏目在《探索》的发文量达11篇。如甘绍成的《弘扬先行者精神深化王光祈研究2009王光祈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宫宏宇的《中华知识分子的典范、少年中国精神的化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眼中的王光祈》、韩立文的《廖叔辅先生与王光祈研究》、汪毓和的《我对王光祈的粗浅认识》等等。
(三)2013年1-4期,王光祈研究专栏共发文7篇,主要集中在第1、第2期,分别是:修海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著作从音乐学术史学角度看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管建华的《王光祈的中华民族根本思想与卫礼贤的礼乐思想》,满新颖的《王光祈歌剧观的来龙去脉》,王川、刘波的《王光祈戏曲思想试探》,包德述的《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王光祈为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阐释与践行》,王续添的《音乐与政治:王光祈音乐民族主义建构论析》,辛晓峰、沈博的《试论王光祈对中国古代乐律、乐制、礼乐文明研究的主要成果》。
王光祈作为四川温江人,他开启了民族音乐之先河,对他作深入而不间断的研究是川音人、川音学报社长期致力的学术研究目标。王光祈研究这一特色栏目的开辟,无疑促进了区域性的文化积累,它既是对四川本土资源的认知,也是对一种音乐艺术文化的积淀和提纯。同时,王光祈研究这一特色栏目、精品栏目的打造更是大大提升了《探索》期刊的学术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音乐探索》的作者群、读者群、对外交流介绍
自创刊以来,《音乐探索》一直把论文的学术品质和质量视为关键点,刊载论文的作者呈阶梯型分布:以老专家、老学者、学科带头人为支撑,以中青年学者为主流,扶持、推送有创新的学术新人。同时,《探索》一直注重课题文章的采纳,从国家级、部级、省级再到院级类文章,层层筛选。因此,《探索》自上而下团结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站在学科前沿的专家、学者、学子,以确保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竞争力。这一定数量的、稳定的作者群,分别来自各高等院校,它们是(按照知网数据库前十排名,排名不分先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科研院所分别有(按照知网数据库前四排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市艺术研究所、人民音乐杂志社、成都高尔科技文华有限公司。其中,以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学子为多数。
在逐年的发展中,《探索》渐渐拥有了一批稳定的作者群体,这成为期刊高质量发文的基石;同时,《探索》长期不懈地保持与国内外艺术院校的函件往来联系,既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又把自身定位在学术前沿的位置。经年的积累,使《探索》在学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期刊品牌地位不断上升。如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作者群体分别有:香港中文大学武汉河、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吴荣顺、台湾艺术大学朱文玮、台湾文化大学庄本立、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代百生、台湾东吴大学吕钰秀、台湾大学薛宗明、香港音乐事务处钱永利、美国德顿大学刘江、澳大利亚蒙纳西大学王正亭、新西兰国立尤尼坦理工学院宫宏宇、日本亚洲文化综合研究所的牛岛忧子等学者,均先后在《探索》发表了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论,扩大了《探索》在海外的知名度。2008年,《音乐探索》还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因此,《探索》在国内外所拥有的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