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学校管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章学校管理

第十六章 学校管理 第一节 学校管理概述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梁启超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学校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于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的一般规律或共行职能方面,有成为一般属性或只能属性。社会属性则表现在学校管理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一意志和一定社会制度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特殊过程。人是学校管理的两重性质,做到科学的取众家之长,发展自我,突出特色。 学校管理是介于教育科学体系与管理科学体系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同时是两个学科体系的分支。 (一)学校管理以育人为中心,具有教育性 (二)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服务性 (三)学校管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具有文化性:主要是学校文化,指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等。 (四)学校管理是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创造性 二、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 (一)学校管理者 学校管理者就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的人。 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学校的管理者。 (二)学校管理对象 学校的管理对象主要包括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 (三)学校管理手段 学校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学校组织机构 学校组织机构分为行政组织机构和非行政组织机构。 行政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等。 学校的非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各种团队、工会、妇联、学生会等团体组织。 我国中小学的管理机构主要是教导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教育科学研究室等。 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全体成员日常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保证。 学校规章制度一般包括: 学校的领导制度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 校园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后勤管理制度 三、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稳中各种管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 二是指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责、权范围及相互关系等。 (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领导体制的演变 1、校务委员会制(1949—1952)建国初期,大中小学一般实行校务委员会制。因为学校多是从旧政权手中接管过来的,新政权还来不及培养出自己的学校管理者,于是由进步的教职员代表组成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的管理机构,管理学校各方面的事务。这种体制有利于集中多数人的智慧,工作气氛和谐,但容易产生极端民主,工作无人负责的现象。 2、校长责任制(1952—1957)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设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这种体制的实行,既是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向苏联模式学习的结果。这种体制由于实行专职专责,不仅工作效率高,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而且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校管理工作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教育黄金时期。但是这种体制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难以避免校长独断专行的现象。 3、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7—1963)  1956 至1957年间,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应当领导和监督本单位的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根据这一精神,学校开始组建党支部并发挥其领导作用。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之后,大批优秀的校长横遭厄运,校长责任制受到批判,被戴上了独裁专断和反对党的领导两顶大帽。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应该受党委的领导。”从此,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实行党委(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虽然有效地防止了校长独裁专断现象的产生,但是在学校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而且主张“外行就是要领导内行”,严重地影响了校长的作用和行政功能的发挥。加之这一时期出现的批判白专道路和违背教育规律的狂热教育改革运动,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