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古代对教师尊称
我国古代对教师的尊称
中国古代,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以下五种.
“西席”尊称的由来是这样的:汉明帝刘庄为太子时,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室内坐次以靠西墙而坐,面向东方为尊。汉明帝给桓荣安排坐西南面东的坐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从此,“西席”便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师长”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音度)》:“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为变。”
“山长”之称源于《荆相近事》。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以讲学为主,受业者众多,尊称蒋维东为”山长”。此后,山中书院中的主讲教师亦称为“山长”。久而久之,“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地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
“先生”原为古时对老教师的尊称。
“教师”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教师”一词最早《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
古代称“教师”为“师”,与军队有关。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这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射箭、驾驶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因此,西周初期的学校教师都是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官人叫任教的也逐渐多起来,因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成为“教师”。
教师节的由来
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1889年,葡萄牙政府确定,每年底月18日为教师节。此后,许多国家竞相仿效,如前苏联法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为教师节,波兰的教师节为10月14日,印度为9月5日,德国为6月12日,泰国为1月16日等等。
我国的教师节始于1931年6月6日。1939年,当时的教育部改定每年8月27日,即孔子诞辰纪念日为教师节,但未能实行。1951年,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和教育工会主席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因无教师特点,实际上教师节已不复存在。目前我国的教师节,最早是天津南开中学田家骅同志于1982年6月投书《光明日报》倡导的。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六届九次常委会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