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长征,我们的长征
我的长征,我们的长征
“从红土地到黄土地,有一条弯弯曲曲盛满脚步的折线,静静地挽着如梦的昨天。这,就是地球上两万五千里的红飘带。铺成这条红飘带的人,被人们称为长征战士……”《我的长征》的创作者们踏上了寻找健在老红军的征程,寻找他们珍藏的记忆,寻找他们属于个人,更属于我们民族的那段生命史诗。
长征,这段已经过去八十年的历史,还在继续越走越远,英雄老矣,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红军们,或早已带着这段历史离去,或也已到生命的暮年,岁月无情地模糊了他们的记忆,却留下了枪林弹雨、雪山草地里的刻苦铭心。就像《我的长征》的创作者们所感受到的那样,那段历史,我们寻找着,抢救着,记录着,感动着……
赣南,红色故土,长征起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支红色的队伍在这里扎根壮大,在这里开始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为什么参加红军?”“参加红军有饭吃”,这就是大多数人参加红军的原因,但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是,从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和理想就已经不由己了。他们离开了亲人,告别了家乡,拿起了枪,就不再只是为了让自己吃饱饭而战斗,而是为了让全中国受苦受难受压迫的人民都能吃饱饭而战斗,为了将红色的旗帜插遍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而奋斗!“北京南京比不上瑞金,美国英国不如兴国”,在这里,他们以十万之师接连打败了蒋介石倾全国之力进行的四次“围剿”,并在重重包围之中建立了共产党第一个全国性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然而,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却拉开了红军战略转移的序幕。1934年8月,中央红军六军团和七军团率先出发,分别西征和北上,目的分别是探路和引敌。10月初,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集结于于都。战士们不知道为什么集合,当首长告诉他们要离开苏区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走,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他们甚至来不及和家乡父老告别,就匆匆踏上了离乡的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离开后,国民党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残忍地迫害红军家属,他们来不及的告别,也许就成了一生的遗憾。他们不知道这一路多长,这一路多艰险,这一路会死多少人,他们不知道会有雪山草地,不知道仅是兴国一个县,牺牲在这一路上的就有12038人,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将要开始的这段征程,后来叫做“长征”。“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8.7万红军,从于都渡江,开始了悲壮的远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也从此成为了马背上的共和国。
湘西,细雨绵延,战火烧湘江。
赣湘边界,蜿蜒曲折的罗霄山区养育了红军,又送走了红军。率先离开苏区西征探路的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并与红二军团顺利会师,向湘西挺进。湘江一役,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强渡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军损失了5万人,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一度让蒋介石对“剿匪”的前景感到十分乐观,然而让他措手不及的是,此时的红二六军团在湘西越打越强,使他不得不多次从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部队中调兵遣将来应付。二六军团一系列重大战役和胜利不仅先后粉碎了蒋介石的两次“围剿”,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而且牵制了30余万国民党军,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使得中央红军能够相对从容地召开遵义会议,相对从容地北上。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1.8万人,分别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和瑞塔铺出发,开始长征。但是说起来,红六军团的长征,应该是从1934年8月离开苏区时就早于中央红军开始了。这支后来组成红二方面军的队伍,向来以善于扩充兵源闻名,出发时一万余人,结束后一万余人,而还有一万余人,已永远长眠于他们脚下的土地。
如今的湘西,风景如画,当年红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大庸,现已更名为张家界市,当年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县,就在那里。湘西多情的细雨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迷人的风景引得无数游客流连忘返,而当年走过这片土地的红军战士,冒着细雨,穿着破烂的草鞋走过泥泞的山路,奈何江山如此多娇,红军战士一心革命,既然选择了握紧手中的枪,就无心赏风景。且看今朝,江山如画不负你。
川藏,金江险,铁索寒,雪山草地不怕难。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他们的长征。与此同时,中央红军正准备着出滇入川。5月,中央红军3万多人,由皎平渡入川。金沙江畔,两岸悬崖峭壁,地势险要,从山上望下去,峡谷底端的金沙江水深江阔,浪声滔天。而就在红军抵达前夕,蒋介石已经下令控制了各个渡口,毁船封江。7天7夜,7条小木船,3万余红军在37位船工的奋力摆渡下,胜利甩掉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巧渡了金沙江,进入了巴蜀山区。5月下旬,就在蒋介石盘算着怎么利用大渡河天险把红军一举消灭,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时,红军已经顺利地强占安顺场控制了渡口,但是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