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报告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报告 篇一:201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总结报告 民农机字[2010]22号 签发人:梁兴文 民乐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关于上报《201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总结》的报告 甘肃省农机局: 现将《民乐县201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总结》随文呈上,请审阅。 附:民乐县201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总结 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主题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 民乐县农业机械管理局2010年11月12日 民乐县201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总结 根据省农机局《关于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抓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甘农机科字[2010]45号)文件精神,为贯彻好、落实好省委副书记刘伟平关于“今年在河西可加大试点面积,再积累经验,明年可考虑大面积推开”的批示精神,我县被省农机局确定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点,按照省局制定的《201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试点方案》,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技术难点,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抓好集中连片示范点建设、对比试验示范、机具选型为目的,主要种植小麦、大麦、油菜作物,合理确定符合我县农业生产的技术模式和工艺路线,通过试验示范为今后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自2008年民乐县被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以来,我们遵照《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监测规程》,在我县的洪水镇、永固镇和南丰乡,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并对技术实施效果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监测,取得了详实的科学数据,对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进行客观分析。现将2010年民乐县示范推广保护性耕 作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概述 2010年,在该项目的示范下,辐射带动全县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达10.6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3万亩的3.5倍,按模式分:免耕模式面积为6.6万亩,少耕模式面积为4万亩;按乡(镇)分:南丰乡3.8万亩,永固镇3.7万亩,洪水镇3.1万亩。止目前,全县已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16.2万亩。 2010年,建立示范点3个,面积0.25万亩(其中:洪水镇城关村0.09万亩,永固镇赵庄村0.12万亩,南丰双庄村0.04万亩);示范区3个,涉及3个乡(镇),面积3万亩(其中:免耕模式面积为18767亩,少耕模式实施面积为11233亩;洪水镇8152亩,永固镇10616亩,南丰乡11232亩)。示范区共投入资金99.28万元,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178台,其中:免耕播种机75 台,旋耕播种机42台,深松机11台,植保机械50台。 二、技术模式及面积完成情况 项目区主要实施免耕模式(硬茬免耕播种)和少耕模式(浅旋播种) 免耕模式:种植油菜的技术路线是:秋季联合收割机高茬收割小麦、大麦→ 留茬越冬→春季免耕施肥播种机种植油菜→田间管理→高茬收获。 种植小麦、大麦的技术路线是:秋季高茬收获油菜→留茬越冬→春季免耕施肥播种机种植小麦、大麦→田间管理→高茬收获。 少耕模式: 种植油菜的技术路线是:秋季联合收割机高茬收割小麦、大麦→留茬越冬→春季旋耕施肥播种机种植油菜→生育期化学防治病虫害、人工除草→高茬收获。 种植小麦、大麦的技术路线是:秋季油菜收获机或人工高茬收获油菜→留茬越冬→春季旋耕施肥播种机种植小麦、大麦→田间管理→高茬收获。 三、技术及作业质量要求 1、采用的技术模式在作业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耕层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 2、小麦、大麦、油菜联合收割机收割和人工收割留茬高度都在15㎝—20㎝。 3、小麦亩播种量30㎏-35㎏/亩,亩施肥量:氮肥(折纯)14 ㎏,磷肥(折纯)12㎏;大麦亩播种量20㎏—22.5㎏,亩施肥量:氮11㎏,磷10㎏;油菜亩播种量0.4㎏,亩施肥量:氮10㎏,磷8㎏;播种深度大麦和小麦在2.5—4㎝,油菜在2—3㎝,施肥深度8—10㎝。 篇二:保护性耕作总结 ****二0一0年保护性耕作项目 工作总结 一、项目完成情况: (一)面积实施情况。 于2001年起,就开始大面积推广实施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因长期坚持秸秆还田,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度、土壤有机质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土壤抗旱能力增强,已被广大职工群众所认可和接受。 保护性耕作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工增收的有效措施。保护性耕作减少了耕地作业,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由于表土未进行耕翻,特别是次生油菜的发生量明显减少。 ****2010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计划9万亩,其中新增面积3万亩。实际实施面积9万亩,其中新增面积3万亩,完成任务的100%。2009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6万亩,经过示范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较成熟的技术模式,现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计划2010年新增面积3万亩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