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基于浙江乌岩岭9 ha森林动态样地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5): 619–629 doi: 10.17520/biods.2015110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专题·
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基于浙江乌岩岭9 ha森林动态样地
1,5 2 1,5 3 4
仲 磊 张杨家豪 卢 品 顾雪萍 雷祖培
蔡延奔3 4 2 1*
郑方东 孙义方 于明坚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 310058)
2 (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 台湾花莲 97401)
3 (温州工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温州 325028)
4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泰顺 325500)
5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 目前仅有少量分布且主要以次生常
绿阔叶林的形式存在。因此, 了解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共存机制对于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基于大型
动态监测样地对森林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 是揭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手段。按照美国史密森
研究院热带森林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CTFS)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建设标准, 于2011–2012
年在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1个9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通过对样地内胸径≥ 1 cm木本植物的
物种组成(如重要值) 、群落结构(如区系组成和径级结构等) 以及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 (1)样地有木本植物存活个体
47科92属200种71,396株, 其中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杜鹃花科和山矾科等占优势; (2)在区系组成上, 热
带成分略多于温带成分; (3)群落径级结构接近倒“J”型, 表明群落更新良好, 其中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倒“J”型、偏常
态型和波动型等各种形态, 且并未表现出种群衰退的趋势; (4)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和聚集分布格局, 暗
示生境异质性可能是影响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物种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次生常绿阔叶林, 森林动态样地, 种–面积关系, 区系组成,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secondary ever-
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the analyses for a 9 ha forest dynamics plot in
Wuyanling Nature Reserve, Zhejiang Province, East China
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