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比较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沿革的梳理和相关专题的比对,旨在发现中西人格思想的深层差异和各自特点,以期为解决微观和宏观的诸多问题提供立论的基础、独特的视角和些许的解答。在微观方面主要是为培养中国人格心理学的独立人格提供理论前提,为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寻求突破方向;在宏观方面一是为国人实现人格的现代化提供一定的逻辑分析和理论支撑,二是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西的差异提供独特视角。本研究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绪论篇、历史沿革篇、专题比较篇和总结创新篇。第一部分绪论篇包括第一、二两章,集中阐述了研究动机和意义,分析与论证了本研究的立论前提,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了回顾与评论,对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内容以及主要结论进行纲要式说明,对人格的涵义做了全面的解析,并提出了本研究所持有的人格观点。第二部分历史沿革篇包括第三、四、五章,主要就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史作一发掘与梳理。比较的时间范围为中西文明的开端处至当代。内容依次为“第三章——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起源与形成”,中国主要论述先秦汉魏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西方主要论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第四章——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歧出与回归”,中国主要阐述唐宋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西方主要论述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第五章——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深化与拓展”,中国主要考察明清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西方主要考察近代十七至十九世纪的人格心理学思想。附论主要就中国和西方现当代的人格心理学进行了梳理和比较。第三部分专题比较篇包括第六、七、八、九章,主要在历史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就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专题进行对比与分析。对比的时间范围采取全覆盖的方式,既包括中西古代和近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又包括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后以及当代的人格心理学【关键词】:人格心理学思想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人性论方法论取向大人格观与小人格观人格分类及构成思想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中国人格心理学的十大理论基础人格历程的“双圆锥体”模型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06
【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篇24-59第一章绪论24-45第一节本研究的问题意识24-26第二节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比较研究的意义26-29第三节研究的逻辑前提: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比较之可能性分析29-37一、中国传统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形态分析30-31二、“东方转向”思潮下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中国化趋向31-35三、西方科学人格心理学比中国传统人格心理学思想“科学”吗35-37第四节本领域的研究现状37-40第五节研究方法、内容及主要结论40-45一、研究方法40-41二、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41-43三、遗憾和展望43-45第二章人格涵义解析45-59第一节相关学科的人格界定46-48第二节心理学维度之人格48-59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48-50二、西方学者的典型界定50-51三、人格定义的类型分析51-53四、人格与个性、气质、性格的区别与联系53-56五、人格概念分歧后的共识56-58六、本研究所采用的人格观点58-59第二部分历史沿革篇59-260第三章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起源与形成60-130第一节先秦汉魏之人格心理学思想60-102一、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滥觞:《周易》与《尚书》61-65(一)《周易》的人格心理学思想61-64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一:天人观61-622、如何为人的最初设计:理想人格思想62-64(二)《尚书》的人格心理学思想64-65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二:人贵论642、人格类型论的最早张本:人格九德说64-65二、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奠基:原儒的构建65-85(一)孔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65-70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三:鬼神观662、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四:生死观66-673、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五:义利观67-684、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六:学知论68-695、孔子的人格类型论:狂、狷、中行69-70(二)孟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70-72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七:性善论70-712、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八:良知论71-723、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九:人本论72(三)荀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72-85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十:性习论732、中国传统人格智慧特征的基础:智能相对独立论73-743、人格发展层次论:气、生、知、义74-764、中国人格类型的基本框架:圣人、君子、士、庶人、小人76-85三、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最初定型:董仲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