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小企业到底有多强.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小企业到底有多强

中国企业到底有多强?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王辉耀 2008-07-10 选择字号:?大?中?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英国《金融时报》刚出炉的榜单当中,美国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依然稳居第一,但最大赢家却是中国,入榜企业从去年八家一跃增至25家,而且大部分原来入榜的中国企业排名也有所上升。其中,世界前十名的企业,中国占了三席,中石油还升到了第二位,将通用电气挤至第三位。数字似乎很让人欢喜,但在一年之间,中国企业真的可以变强到如此程度吗? 一个全球性企业必须具备全球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对市场的深入理解,以及全球的业务网络和持久的竞争力,并在全球竞争的行业价值链中能够获取收益。如果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所谓“全球500强企业”甚至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的份额和收入,那么,它们的“全球性”无疑是个虚名。日本京都陶瓷公司的创办人稻盛和夫曾注释说: “跨国企业是以世界作为经营对象的, 在不同的地方制造与销售产品, 也在世界各地招募人才、获取资金和资源。”例如全球性IT企业惠普公司在美洲、欧洲、亚太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总额的42%、41%、17%。英特尔公司2007年财报显示,来自中国的收入达139.01亿美元,占英特尔总收入的36%,比在美国的销售收入还多。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榜单,中石油在中国地位独一无二,但销售收入却只接近于BP、埃克森美孚这些跨国石油巨头的1/3,实力相差的程度实在不堪全球五百强排名第二的荣誉。中国工商银行在海外先后控股澳门诚兴银行,收购印尼哈利姆银行,战略投资南非标准银20%的股权,并于美国纽约、俄罗斯、澳大利亚悉尼、迪拜等地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相对于其它中国银行,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确实表现积极。但是,目前工行的海外资产仅占其总资产规模的3%-4%,绝大多数收入也来自于国内,可以说是一家“国家性大企业”,而非“世界性大企业”。我们还应该看到:像今年中国电信业6家运营商重组为3家的圆满过程,也许在收购雅虎屡次受挫的微软看来,恐怕只能解释为行政行为。大多数入围“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不但绝大部分资产和收入都来自于国内,而且多系国有企业,一些企业在国内竞争的优势也多少跟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有关系。 当然,中国企业入榜也不容易,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中靠自身努力崛起。疑问不在他们身上,而在排名方式存在争议和质疑的空间。英国《金融时报》只注重了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市值,《财富》比较看重企业规模,而《福布斯》则综合了考虑年销售额、利润、总资产和市值。由于这个榜单决定排名的是企业的市值,又由于2007年中国的“牛市表现”,FT榜单自然足以使中国一年之间多出17个世界500强企业。今年,中国股市惨淡,如果以现在的市值来排榜,可以想像,中国又会有不少“世界五百强”企业掉下榜单。市值不是企业实力的全部,以此来考量一个企业是否为“世界五百强”多少不够客观:譬如招商银行的市值2007年曾超过加拿大皇家银行和德意志银行。但是,招商银行2006年的净利润却仅相当于德意志银行净利润的12%、加拿大皇家银行净利润的22%。而且,招商银行2007年中期总资产还不到德意志银行2006年底总资产的1/10,加拿大皇家银行2006年底总资产的1/3——这个例子说明考量500强的指标不应该是单一的,只是反映了某一时间的横断面。 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国际化还一直处在弱势群体阶段。目前,中国约有6000家家境外企业,仅占全球跨国公司总数的0.4%,投资额仅占世界的0.55%,并且能够盈利的只占55%。这跟中国的世界数二数三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1992 年,首钢集团曾经斥资 1.18 亿美元收购了秘鲁铁矿公司,成为直接幷购外国公司的第一家企业。但是,投标出价过高带来的债务负担、劳资纠纷等问题却一直困扰了首钢。2007年,李东生不得不关闭TCL的欧洲工厂,宣布把目光移回中国市场,于是,两年前美国《时代》周刊和全美有线新闻网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之一,曾一度出现在《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年度最差中国企业家”榜单上。中国公司的海外能源收购也总是挫折多于顺利——尤其在“第一世界”,如收购尤尼科石油公司的失败。因此,中国也不得不与一些西方看来是“问题国家”进行合作。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形象,主要是“中国制造”,而回顾“中国制造”的故事,中国企业就像一个出卖苦力的人,把辛辛苦苦做好的东西低价卖给富人,又把赚来的钱购买富人的债券,还必须接受富人“抢走饭碗”的指责,最后还不得不面对“债务缩水”。 中国有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如联想、华为,海外营业额都已经超过国内。但是,这样称得上“世界性企业”的中国公司还是少之又少,起码没有25家之多。这虽然看上去不般配中国经济大国的身份,但是却很契合“中国制造”的现实。我们必须承认,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