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结构疲劳重点补充
2.钢材的疲劳 5.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 B. 对于非焊接结构和轧制钢材 (3)应力循环次数N(疲劳寿命) 由试验结果,以及上述分析可知钢材的疲劳强度主要与构件和连接分类(内部缺陷、应力集中、残余应力)、应力循环次数和应力幅有关。 二、疲劳强度计算 (二)变幅疲劳和吊车欠载效应系数 1、不出现拉应力的部位可不计算疲劳。但对出现拉应力的部位,例如σmax=140N/mm2,σmin=-10N/mm2和σmax=10N/mm2,σmin=-140N/mm2 两种应力循环的应力幅都是150N/mm2 ,疲劳强度相同,显然不合理。 2、螺栓受拉时螺纹处的应力集中很大,疲劳强度很低,常有疲劳破坏的实例,但规范没有规定,应予补充。 * 一、概念 1、循环荷载——结构或构件承受的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P P 1 1 A 1-1 A §3.4 钢材的疲劳(P42) (b)脉冲循环 (a)完全对称循环 (c)不完全对称循环 (d)不完全对称循环 在循环荷载(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经过有限次循环,钢材发生破坏的现象,称之为疲劳。 3.疲劳破坏的机理 疲劳破坏是积累损伤的结果。 缺陷→微观裂纹→宏观裂纹。 4.疲劳破坏的特征 属于脆性破坏,截面平均应力小于屈服点。 (1)构件和连接的分类 规范将构件和连接的种类分为 8类,第1类为轧制的型钢(残余应力小)疲劳强度最高;第8类为角焊缝应力集中最严重疲劳强度最低。 详见钢结构设计规范“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附录E)”。 焊缝附近主体金属的应力由: 实际应力循环均形成在拉应力范围 (2)应力幅(Δσ)和应力循环特征(应力比ρ) A. 对于焊接结构: 应力幅对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有很大影响,而与名义最大应力σmax和应力比ρ无关。 在循环次数N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试验资料可以绘出N次循环的疲劳图(σmax和σmin关系曲线)。 当ρ=0和ρ=-1时的疲劳强度分别为σ0 和σ-1,连接BC并延长至A、D。 非焊接结构的疲劳图 D A 由上述推导可知,对于非焊接结构和轧制钢材,疲劳强度与最大应力、应力比、循环次数和缺口效应(构造类型的应力集中情况)有关。 ABCD直线方程为: D A 非焊接结构的疲劳图 应力循环次数N5×104,不需要进行疲劳计算。 应力幅越低,作用循环次数越多, 疲劳寿命越高; 应力幅相同,作用的循环次数越 多,疲劳寿命越高。 0 NX105 N1 N2 fy 1 2 3 4 5 6 焊接部位的疲劳强度与钢材的静力强度(屈服点fy)基本无关。 对于只有压应力的应力循环作用,由于钢材内部缺陷不易开展,则不会发生疲劳破坏,不必进行疲劳计算。 (一)常幅疲劳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绘出构件或连接的应力幅Δσ 与相应的致损循环次数N的关系曲线,按试验数据回 归的Δσ-N曲线为平均曲线(图a),取对数坐标(图b)。 1.容许应力幅[Δσ] 由于现阶段对钢材发生疲劳破坏尚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按概率极限状态计算疲劳强度还不成熟,故采用容许应力幅的计算方法。 Δσ-N曲线 (a) 0 N 式中:β--直线对纵坐标的斜率; b1--直线在横轴坐标上的截距; n--循环次数。 (b) 0 N=5×104 N=5X106 . . . . . . . . . . . . b 考虑试验数据的离散性,取平均值减去2倍lgN的标准差 s 作为疲劳强度下限,当lgΔσ为正态分布时,保证率为97.7%。下限值的直线方程为: 此时的Δσ即为容许应力幅: 式中:系数β、c--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查表得到。 2S 2S (b) 0 N=5×104 N=5X106 . . . . . . . . . . . . b1 2.疲劳强度计算 式中:Δσ--计算部位的应力幅; 对于焊接部位: Δσ=σmax-σmin; 对于其他部位:Δσ=σmax-0.7σmin(计算应力幅)。 σmax、σmin--计算部位每次应力循环中的最大拉应力和 最小拉应力或压应力(取负值)。 说明: 1)计算时用荷载的标准值; 2)由于来源于试验,已考虑动力效应,计算 时不再考虑动力系数; σ σmax σmin 0 t —欠载效应系数。重级工作制硬钩吊车1.0;重级工作制软钩吊车0.8;中级工作制吊车0.5。 --循环次数 N=2X106 的容许应力幅。 式中: 对于吊车梁,按下式计算其疲劳强度: 思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