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半部伤寒论娄 .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半部伤寒论娄 .pdf

娄绍昆:《走进半部伤寒论》(一) 一九七一年春天,我们搬进了新房。 我新建房子周围都是山与农田,隔壁住着一个汪阿姨,算起来还是我母亲那边的亲戚。 她当时年老体衰,诸病缠身,所以经常来我家与父亲谈论自己反复变化的病情,由此得知汪 阿姨对中医并非一无所知。 有一天下午,我到汪阿姨家跟她聊天,想从她那里了解到一些与中医药有关的事情。 虽然是毗邻而居,只有一墙之隔,一步之遥,然而汪阿姨依然泡茶递水以客人相待。 “汪阿姨,听我父亲说,你对中医学有较深的了解,能够得心应手地开方用药,这些事 都是真的吗?” 汪阿姨笑着说:“虽然我从小对中医药耳濡目染,但还从未认真学过,对它 丰富的内容也只是略知皮毛。” “汪阿姨,我想学习中医,所以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我开门见山地说。 “学中医好啊,我自己有什么大大小小的毛病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中医,基本上都是自己 开个方子给自己吃。不过现在中医师好的不多,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如今社会上的一般中医 师还不如我呢。” 想不到,汪阿姨对自己的中医药水平这么自信。 “汪阿姨,你说中医在现代有没有发展前途?” “我的内心一直在惊叹中医的神奇疗效,”汪阿姨说,“ 比方说,一些被西医宣布患有不 治之症的病人经过中医治疗得以延续生命或者康复,众多西医无法治疗的慢性病在中医药的 调养下都能慢慢地恢复,一些严重的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的患者西医可能要截肢,但中医却 可以让其康复或者复原,一些恶性肿瘤中医药的诊治可以带病生存。你说,这么好的东西如 果学会了怎么会没用呢?” “汪阿姨,你是怎么学会中医的?” “学会中医还谈不上,我是父亲手把手教我的,但是惭愧的很,我没有学好它。” “汪阿姨,你父亲在学习中医药的时候,对哪几本书最重视?” “我父亲最珍重的是两本书,”汪阿姨想了想说,“一本是张仲景的《伤寒论》,另一本 是清代沈源的《奇症汇》。” 我怕自己记不住汪阿姨所讲的内容,就回去拿来一本新的硬面抄。我先把前面的内容补 写进去,然后做好继续扎录的准备。 “汪阿姨,沈源的《奇症汇》你看过了吗?” “我看过,一共八卷,是清代医学家沈源先生编辑的。”汪阿姨说,“编者搜罗医书及笔 记、小说中有关疑难、怪疾等治案四百余则,按头、目、耳鼻等人体各部位加以记叙,间或 加入按语,阐发心得体会或个人见解。《奇症汇》一书的序言是李篪写的,我记得其中有‘或 得之朋侪坐对之时,或得之风雨孤灯之夜,饮食而梦寐者胥是也’几句话。我看到的是手抄 本,据父亲说是我祖父的笔迹。 扉页上有我父亲的题字:‘披览遗物,徘徊旧居,手泽未改, 领腻如初’。父亲说是引录晋朝潘岳《皇女诔》中的文字。” 汪阿姨的这一番话语,使我听了目瞪口呆,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我连她讲的好几个字 都不认识,如‘篪’、‘侪’、‘诔’等字,从发音到字义都一无所知,但她却能如此轻松地脱口而 出,真是大开眼界。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女子,一辈子就这样消耗在庸常的家庭生活之中,真 是令人悲哀。 “汪阿姨,你父亲诊治过的典型病例能讲几个出来给我见识见识吗?” “我记得父亲诊治过一个年轻妇女面部红肿的病症,那个病例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欣喜万分,她的回忆可以把一些他父亲的临床经验发掘出来,给我以后作为学习的材 料。 汪阿姨陷入沉思之中,所以我不敢接话,怕一不小心就打断了她的对往事的回忆。 “患者二十五岁,”汪阿姨一边回忆一边说,“因为婚后五年未能怀孕,服了一位老中医 的中药后,脸廓变得暗红而肿, 痛痒难熬。月经淋漓不止,大便秘结,小便黄短,失眠多梦, 胃 纳不香一年多,经四处诊治,病情依然。后来经人介绍,求治于我的父亲。父亲给她投大黄黄 连泻心汤,三帖后就有明显效果,接着给她黄连阿胶汤合黄连解毒汤十帖而愈。过了半年患 者就怀孕了,后来足月生产,母子平安。我印象之中,这个病人除了满面红肿之外,身上有 还一种难闻的气味,后来随着病症的减轻其气味也逐渐减弱,治愈以后这种气味也就没有闻 到了。我父亲说,身上闻到这种气味的人,方中就要重用黄连。” 真是一个鲜活的病案,一个奇病怪疾,临床表现千头万绪,然而诊治的方法却是如此地 简单与平常,疗效如此地快捷与明确,这就是我心中追慕的目标。真要感谢汪阿姨的讲述, 虽然我听了之后只知道一个病案的情节与结果,而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与过程,但对我来说, 这个故事的正面作用已经够大了,够我记忆它一辈子。特别是闻病人体味而辨识用哪一味中 药的事实,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中国人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