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双证式_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_朱德全.pdf

_双证式_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_朱德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双证式_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_朱德全.pdf

第11期 2005年11月 No.11Nov.2005 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 “双证式 ”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 究 朱德全* 【西南大学,重庆 北碚 400715】 !! ! [摘 要] “双证式”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通过 “双证式”课程改革模式研究、 “六连结构”教育模式研究、教育 扶贫 “示范田”基地建设,产生并实现了 “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的育人效益, “学校赢发展,农户赢致富” 的双赢式经济效益,以及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农村社会;双证式;六连结构;教育扶贫 ! ! ! !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5)11-0014-04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农村脱贫问题。农村教育要 一 农村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的提出 坚持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思 想,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把学生文化素质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全国 的提高与职业技术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都能 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村人口;农村青少年、 学到农村的实用技术,做到受教育于农村,服务 儿童人口占全国青少年、儿童人口数的三分之二 于农村,即实现农村学生 “升学有基础,务农有 有余,而且有五分之三的农村青少年分3个层次 技术”。 “双证式”教育改革实验以 “六连结构” 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后)相继返回农村务农。 课(堂、基地、农户、实体、农校与高校连为一 他们大多是在农村 “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出学 体)为操作载体,改变了传统上把 “升学”作为 校、走向农村社会的,因此往往 “升学无基础, 唯一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使农村教育发展与经 务农无技术”,以致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 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谐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善农村教育质 二 农村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的 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彻底转变 “农村教育是 实施途径与过程 亏本的教育”这一传统观念 考(上学校的学生不 愿意返回农村,考不上学校的学生又不能直接务 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从农村区域发展的现 农)。为此,我们以 “农村教育必须为农村经济 状和问题着手,力求抓住制约农村经济与教育发 服务,农村经济必须为农村教育提供基础保障” 展以及农村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要素,并通过优 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促进农村经济与教育双 化外部教育环境,整合内部教育资源,从而最大限 赢、互惠发展的职教渗透 “双证式” 普(通毕业 度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该研究在较大范围内开展 证与绿色证书)教育扶贫模式,力求使农村教育 了对不同地区农村固有资源的调查,获取了丰富的 真正体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从而为农 资料,建立了符合农村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村社会输入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资源库,并由此构建了农村中学职教渗透的 “双证 我国社会要稳定和繁荣,农村社会必须和谐 式”和 “六连结构”的教育扶贫模式。 1 “双证式”课程改革模式研究 发展。实践证明,农村教育扶贫不失为一种有效 ! 的发展思路。 “双证式”教育扶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