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两汉乐府诗.pdf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两汉乐府诗.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汉乐府诗 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 一、行政体制。 (一)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 下来的汉代诗歌。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隶 属于少府,是少府所辖的十六令丞之一。 (二)西汉负责管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 (三)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两个系统,起初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 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是以楚声为 主的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 《安世房中歌》17章。 二、体制的沿革。 (一)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歌诗外,还搜集各地歌谣。文人 所作乐府歌诗可在祭天时演唱,乐府诗地位提高。武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乐府的昌 盛期。 (二)哀帝取消乐府建制。 (三)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一个是太予乐署,行政长官是太予乐令,隶属于太常卿; 一个是黄门鼓吹署,由承华令掌管,隶属于少府。东汉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享 宴群臣提供歌诗,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作用。 (四)魏晋时旧的乐府歌辞有的还在继续沿用。 三、宋郭茂倩编 《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 12类: 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 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 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以相和歌辞最多。 四、现存两汉乐府诗的作者从帝王到平民各阶层。现在所能见的、可认定是西汉的作 品有 《大风歌》、 《安世房中歌》17 章、 《郊祀歌》19 章、 《铙歌》18 首。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汉书·艺文志》:“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乐府诗作者表现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 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 一、苦与乐。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一)平民百姓的疾苦,对这些贫民百姓寄予深切同情。如相和歌辞中的 《东门行》、《妇 病行》、 《孤儿行》,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东门行》)。 (二)用欣赏笔调渲染富贵之家,如相和歌辞中的 《鸡鸣》、 《相逢行》、 《长安有 狭斜行》。 《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鸡鸣》警告豪门荡子不要胡作非为, 带劝谏和批判的成分。三妇织绵鼓瑟的段落,名为“三妇艳”,成为富贵之家的象征。 (三)表现平民疾苦和反映富贵之家奢华的诗同被收录在相和歌辞中,形成对比鲜明 的画面,其客观效果是引导读者领略人间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两极世界。 二、表现爱与恨大胆泼辣,毫不掩饰。 (一)爱。鼓吹曲辞 《上邪》铙歌 18篇之一,是女子自誓之词。 (二)恨。一旦发现对方移情别恋,就会变爱为恨,果断分手,绝不犹豫。铙歌 《有所思》 反映未婚女子由爱到恨的变化。 (三) 《孔雀东南飞》—另一种类型的爱与恨。作者在叙述这一婚姻悲剧时,爱其之所爱, 恨其之所恨,倾向鲜明。 (四)还有像 《陌上桑》和 《羽林郎》赞扬和鞭挞明显的诗。 三、表达乐生恶死愿望。 (一)恶死。 1、正常死亡如 《薤露》、 《蒿里》是丧歌,收在相和歌辞中。 2、夭折横死如铙歌 《战城南》表现对阵亡将士的哀悼。 3、这类诗在描写死亡的凄惨悲哀时,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对死亡的疏远和拒斥, 死亡被写成是无法回避而强加于人的残酷事件。 (二)乐生。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上。 1、人入仙境。郊祀歌 《日出入》由太阳的升降联想到人的个体寿命,杂曲歌辞中的《艳歌》 描绘天国画面,再如相和歌辞中 《长歌行》、 《董逃行》。 2、写神界精灵到人间。如郊祀歌 《练时日》、 《华烨烨》,铙歌 《上陵》。 3、把人神置于同一层面,通过人神仙化、神仙世俗化,表达沟通天人的理想。 四、表现苦与乐、爱与恨时,有国风、小雅的余韵;在抒发乐生恶死愿望时,主要受《庄》、 《骚》的遗响,继承了楚文化的传统。 第三节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