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教学〕第8章荆楚武陵支脉
第八章 荆楚武陵支脉 概 况 荆楚支脉指的是长江中游与汉江流域一带所传承和流布的音乐。这一地区古为楚地。在秦汉时,这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苗族、瑶族和畲族的先民曾在湖南长沙一带居住过,被称为“武陵蛮”,他们和居住在这里的其他民族一道,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楚文化。楚文化是周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它同东邻的吴越文化和西邻的巴蜀文化一起曾是盛开在长江流域的三朵上古区域文化之花。 荆楚支脉 据张正明《楚文化史》的研究,楚文化的主源是祝融部落集团崇火尊风的原始农业文化。商代,殷人称祝融部落为荆。楚文化的滥觞期,始自西周早期,楚国始封之时,迄于两国之交,楚国将盛之际,历时近三个世纪。 湖北民歌:按湖北人的习惯,湖北民歌分为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等七个类别。另外还有生活音调。湖北民歌的曲体有单曲体和联曲体两大类。 代表曲目:《绣荷包》 《幸福歌》 湖南民歌:代表曲目《洗菜心》 《思情鬼歌》 《一塘清水一塘莲》 湘剧:是湖南的地方戏曲剧种。因湖南简称湘而得名。旧时曾有湘戏、大戏或汉戏之称,也有以班名、地名相称。湘剧一名始见于1920年,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为湘剧。 代表曲目:《我这里拜新月》 湖南花鼓戏:产生和流行于湖南各地的小戏的总称。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民歌、走场牌子和戏曲音乐发展起来的。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花鼓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生、小旦),逐渐具有戏剧性质,为草台班演出阶段。唱腔主要有四类:川调、锣腔、牌子、小调。 代表曲目:《比古调》 楚剧:形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前称黄孝花鼓戏。历史上,因其流行区域多在鄂东的举水以西,而与举水以东流行的东路花鼓相对,又称西路花鼓。1926年定名为楚剧。 代表曲目:《黄氏女身落在洪升典当》 湖北花鼓戏:流行于湖北大部分县市,影响遍及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浙江等省部分地区,是在高跷、竹马、采莲船等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最早是丑旦的对对戏和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戏。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类,朴实清新。 代表曲目:《忍字更比饶字高》 湖南湖北汉族民间器乐曲 湖南的汉族民间器乐曲有如下四类:吹打乐、吹奏乐、丝竹乐、锣鼓乐。 湖北的汉族民间器乐曲有:吹打乐类、丝弦乐类、锣鼓乐类。 代表曲目:笛曲《滚地龙》 武陵分支 武陵分支包括苗、瑶、畲、土家、仡佬等五个民族,这五个民族的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苗族民歌:《贵客来到家》 瑶族民歌:《唱瑶山》 畲族民歌:唱山歌是畲族最普遍的一种群众性音乐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八都、九都和霞浦等地,还有一种“双音”唱法。双音又称双条落,是一种二声部民歌。《糖混蜜》福建畲族 土家族民歌:《眼泪巴沙回家转》 仡佬族民歌:《郎打簸箕妹打筛》 旋律音调结构 荆楚支脉独具特色的音调结构有三:楚徵体系、楚宫体系、特性羽调式。 楚徵体系:是以徵音为中心,由商徵宫以连续四度进行排列而成的音调体系。 楚宫体系:以宫音为核心由宫角徵三音为骨干所构成的音调体系。 特性羽调式及其旋法特点:这是流行在湖南许多地方的民歌、戏曲中所运用的一种特性调式,在特性羽调式的基本音列中,自下而上的角、羽、宫、角、徵是骨干音。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