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后一课〔共2课时)2
最后一课 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 创作背景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自己能够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膝xī盖 诧chà异 惩chéng罚 藤téng 祈qí 祷dǎo 哽gěng住 挟xié着 懊ào悔 皱zhòu折 郝hǎo叟sǒu 踱(duó)步 小弗郎士是作者本人吗?为什么? 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即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过程。 小弗郎士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以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他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结: 阅读小说,可以像阅读本文一样,先从情节入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结构层次,然后再做细致的(人物形象及语言等)的揣摩。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通过研读心理描写来理解人物。 最后一课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文中哪些句子是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为了纪念这最后一次讲课,表达了他对将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对韩麦尔先生动作描写有哪些? 对韩麦尔先生语言描写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对韩麦尔先生语言描写作用是: 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中哪些地方属于细节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朗读体验 齐读文章结尾部分(24段——29段),注意体会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的心情,揣摩朗读的语气和语调。 文章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小说结尾为什么用韩麦尔先生的手势作结?换作慷慨激昂的讲演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手势作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显得更真实,更能震撼人的心灵。 体验反思 《最后一课》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充分体现了被占领区人民的爱国精神。请你谈谈对热爱祖国的看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总 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作 业 完成练习册的练习题 各抒己见啦! 细节描写: 极细微的动作、表情、服饰等叫细节 1.解释说明 2.声音的延续 3.意思的递进 * * * * * * * * * * * * 第一课时 关于小说 小说 三要素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外貌/肖像描写(容貌、衣饰、神态等 )、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 人物 情节(线索)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法国小说家。 “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都 德 初读课文 ,思考: 1.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2.据此,小说可以分为四部分,你能理清课文的情节吗? 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心理活动。 文章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第一层:上学之前(1—6) 第二层:上课之前(7—10) 第三层:上课经过(11—23) 第四层:宣布下课(24—29) 小说以小弗郎士 的见闻感受和心理活动为线索: 不是,因为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 第二课时 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找出相关语句。 为什么这样着装? 对韩麦尔先生神态描写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情深的热爱! 充分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痛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动作说明了什么? 表达了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的祖国语言的难舍!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