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乙醇生产新型工艺的前景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乙醇生产新型工艺的前景分析

10 第40卷,第2期 安 徽 化 工 Vo1.40.No.2 2014年 4月 ANHUICHEMICAL !DUSTRY ADr.2014 乙醇生产新型工艺的前景分析 朱桂生,应豉 (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6) 摘要:通过对以煤或乙酸为原料的乙醇生产新型工艺与传统的乙醇生产工艺进行对比,重点介绍了新型_T艺在技术路线与原料成本上 的优势,以及新型工艺在研发和实践运用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乙醇 ;煤;乙酸;新型工艺;对比;优势 doi:10.3969~.issn.1008-553X.2014.02.005 中图分类号:TQ223.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53X(2014)02—0010—04 乙醇的用途广泛,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常被 表 1介绍了国内利用发酵法生产乙醇的主要厂家。 用来生产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同时乙醇也是 表 1国内主要乙醇生产厂家(发酵法) 制取染料 、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乙醇的另一大用 途是用作汽车燃料。这被视为乙醇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 一 项用途,是新一代清洁环保型燃料的代表。巴西是世 界上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最早达到20%的国家。美国是 世界上另一个燃料乙醇的消费大国。2000年美国燃料 乙醇产量达到500万吨。随着MTBE(一种汽油添加剂) 在美国使用量的减少和最终的禁用,燃料乙醇将成为 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 MTBE最佳的含氧化合物替代产品。 长的历史时期内,该法曾是生产乙醇的唯一工业方法。 国内乙醇汽油产量列世界第三位。2006年国家发 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 、薯类或 展与改革委员会上呈全国两会的报告统计 ,全国已有每 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 年混配一千万吨乙醇汽油的能力,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已 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 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继巴西、美国之后我国成为 经水解 (用废蜜糖作原料不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 生产乙醇汽油的第三大国。 乙醇。发酵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并含有其它 国内从2003年起陆续宣称在位于黑龙江、吉林、辽 一 些有机杂质,经精馏可得 95%的工业 乙醇。图 1表明 宁、河南、安徽、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的27个城市 了以纤维素制乙醇的大概过程。 作为试点城市,开始使用添加 10%酒精的乙醇汽油。 我国大多数推广省市中乙醇汽油 占汽油的销售使 用量比例都较高,且还在进一步提高。因为原料、成本和 技术问题,我国在乙醇汽油的推广中也遇到一些阻碍, 后因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原因,使得乙醇汽油的推广 得以顺利进行。 据测,到 2020年 ,全国燃料乙醇的用量将达到 1000万吨。总体看来,乙醇汽油的使用及推广是大势所 图1纤维素制乙醇的过程 趋。今后,车用乙醇汽油将在国内更多地区得以推广。 1乙醇的生产 发酵法制乙醇的生产原料大多是粮食或者一些农 1.1传统的乙醇生产工艺 产品,生产成本很高,并且存在与民争粮,造成我国粮食 传统的乙醇生产工艺主要有发酵法和水合法两种。 危机的风险,所以我国并不提倡。从生产过程来看,该工 收稿 日期:2014一O1—30 作者简介 :朱桂生 (1970一),男,199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从事化工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l3815158847,zgsrst@sina.COITI。 朱桂生 ,等:乙醇生产新型工艺的前景分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