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引种大豆新品种〔中黄30)的栽培技术.docVIP

凤城市引种大豆新品种〔中黄30)的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城市引种大豆新品种〔中黄30)的栽培技术

凤城市引种大豆新品种“中黄30”的栽培技术 作者:刘洪娟 樊萍 徐澜波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 要:大豆新品种“中黄3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平均生育期124天,株高63.8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8.1个,百粒重18.1克。为了提高我镇的大豆产量,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我镇2009年起引种“中黄30”大豆新品种并获得成功。笔者依据引种经验针对引种“中黄30”大豆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为其他地区引种大豆“中黄30”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引种“中黄30”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122-01 ????????1 凤城市引种大豆新品种“中黄30”的意义 ????????我镇2009年引种“中黄30”大豆新品种获得成功,新品种大豆平均单产258kg,高产田块达305kg,比种植吉1005的单产107kg亩均增产151kg,增产率141%。高产带来高效益,种植新品种大豆亩增值332.2元,扣除生产投入139元,每亩净增效益193.2元。2010年,我镇将在引种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中黄30”的种植面积。“中黄30”的推广将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中黄30”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平均生育期124天,株高63.8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8.1个,百粒重18.1克。圆叶,紫花,有限结荚习性。种皮黄色,褐脐,籽粒圆形。经接种鉴定,表现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Ⅰ号株系,中感Ⅲ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53%,粗脂肪含量21.4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3.3kg,比对照辽豆11增产10.6%(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84.5kg,比对照增产8.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8.9kg,比对照增产9.4%。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1kg,比对照增产5.4%。 ????????2 “中黄30”的栽培技术要点 ????????(1)“中黄30”的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5月上旬。 ????????(2)“中黄30”需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每亩保苗1.5万株。 ????????(3)“中黄30”的施肥技术:①基肥:大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敏感。种植大豆前土壤施用有机肥料,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大豆播种前,施用有机肥料要结合施用一定数量的化肥尤其是氮肥,可起到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的作用。适宜的施肥比例是1.0t有机肥掺和3.5kg氮肥。②种肥:种植大豆,最好以磷酸二铵颗粒肥作种肥,用量为120~150kg/hm2。③追肥:在大豆开花初期或在趟最后一遍地的同时,将化肥撒在大豆植株的一侧,随即中耕培土。氮肥的使用量为尿素30~75kg/hm2或硫铵60~150kg/hm2,因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而异。 ????????(4)“中黄30”的田间管理。 ????????在大豆生育期间,只有加强田间管理,才能确保丰产。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消除杂草、破除地表板结、疏松土壤、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1)间苗:间苗宜在大豆齐苗后、第1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时,要按规定株距留苗,拔除弱苗、病苗和小苗,同时剔除苗眼草,并结合进行松土培根。(2)中耕除草:中耕主要指铲趟作业,目的在于消灭杂草,破除地面板结;同时培土,起到防旱、保墒、提高地温的作用,一般在大豆出苗后第1对真叶至第1片复叶开展前进行2~3次。(3)病虫害防治: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灵拌种;为防治胞囊线虫和地下害虫危害,播前需用3%呋喃丹条施播种床内,用药量为30.0~97.5kg/hm2;为防治大豆蚜虫,5月中旬到6月中旬,用药剂40%乐果乳油1.5L.hm2兑水喷雾。因蚜虫集中在叶背,因此叶片背面重点喷施,以保证药效;为防治大豆食心虫,8月初至8月20日,用80%敌敌畏乳油1500~2250ml/hm2,将玉米芯砸成2~4cm的短棒,一端吸足药液制成药棒夹在豆棵上,每隔5~6垄插一垄,每隔6m放一根,此种方法防效可达90%以上。 ????????(5)“中黄30”的收获期要适时。 ????????当大豆茎秆呈棕黄色,杂有少数棕杏黄色,有7%~10%的叶片尚未落尽时,是人工收获的适宜时期。 ????????参考文献 ????????[1] 孙石、王宗标、王幸,等.《高油夏大豆徐豆1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大豆通报,2004(1):17. ????????[2] 吴聚兰、张海生、李秀珍等《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的选育》山西农业科学,2007,35(3)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