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义聚合体在成语_惯用语中的语用变异
反义聚合体在成语、惯用语中的语用变异
马启红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反义聚合体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语言单位,体现的反义关系是重要的语义关系之一。反义词是反义聚合体的主体,它一般以对举的形式出现,但它们在成语、惯用语中并非只对举这么简单,语用中经常会打破一些既定的规则,产生语用变异。
[关键词]:反义聚合体 成语 惯用语 语用变异
1.关于反义聚合体
反义聚合体是语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语言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都可以构成这样的聚合体,反义词是反义聚合体的主体。反义关系是重要的语义关系之一,它所表示的语义对立是同一范畴、同一属性、同一类运动或状态中语义的对立、矛盾、不相容。一般认为,反义词的语义对立主要包括两极对立、互补对立、方位对立。构成两极对立的反义词处于一轴线的两端,两端之间可以有处于过渡的、中间位置的其他词,如“冷”和“热”之间可以有“凉爽”和“温暖”等词。呈互补对立的反义词之间无过渡的、中间的状态,一般可用否定形式互相解释,如“真”和“假”。构成方位对立关系的反义词主要由方位词组成,如“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前—后”、“左—右”、“上—下”、“里—外”,像“东南西北”如果从“方向”这个整体来看,它们相互之间都是有反对关系的,但是只有处于同一轴线的两端才能构成反义词。
反义词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必须受语言系统的制约,它的使用并非是无条件的、可以脱离任何语境的纯心理产物。它的存在与成立必须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也就是说并非一切矛盾对立的事物、概念只通过反义词就能充分表现出来,而必须有一定的语言习惯的基础——对立语境的烘托与映衬。成语和惯用语就是反义词① 经常出现的语言习惯基础之一,也可以说反义词是形成成语、惯用语的重要的语言手段。
反义词一般是以对举的形式出现,但当我们着力研究成语、惯用语时,发现反义词在成语、惯用语中并非只对举这么简单,语用中经常会打破一些既定的规则,产生语用变异。探讨反义词的语用变异也是我们研究反义聚合体的另一出发点。
2.互补对立关系的二分性反义词在成语、惯用语中的变异
呈互补对立的反义词它们的上位意义只能分成两项,可称作二分性反义词,其性质大致与逻辑中的矛盾关系相当。如“直”与“弯”,“直”自然“不弯”(A=B否),“弯”一定“不直”(B=ā),“不直”则一定“弯”(ā=B),“不弯”则一定“直”(B否=A)。那么是否二分性反义词只允许非A则B或非B则A的这种表达方式呢?下面以“生—死”为例具体分析。
2.1 利用“生—死”的矛盾性
呈互补对立的二分性反义词的两个词项间的界限一般是绝对的,A与B之间没有过渡。如“生”与“死”,“生”一定“不死”,“死”必然“不活”,“不活”则一定“死”,“不死”则一定“活”,按[+有生命]、[—有生命]来说“亦死亦活”是不存在的。下列成语、惯用语就是利用“生(活)”与“死”界限的绝对性来表达语义的。具体分析如下:
①“生死存亡”:或者生存或者死亡,生存与死亡的绝对界限让人马上意识到情势已到了危急关头,必须做出抉择。
②“生死攸关”:事情已经关系到人的生存或死亡,利用生与死的绝对界限来形容事关重大。
③“贪生怕死”:生、死界限分明,死去就意味着失去生命,因而人们自然会贪恋生而害怕死,正是这种恐惧性使得一些人做事退缩,甚至违背天良苟且偷生。
④“生死与共”:生死在一起,一起走向生命的尽头,其情之深无以复加。
⑤“生则同衾,死则共穴”:生在一起,死在一处,其情之诚贵在生死两处都要厮守一处。
⑥“死鱼不张嘴”、“死猪不怕开水烫”:“死”自然“不活”,不活也就不再动弹,这里用“死鱼”死的绝对性来生动地比喻人死活不开口说话;以“死猪”死的绝对性来反衬人的死耍赖。
⑦“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意味着生就要见着人,死了就要见着尸体。以生死分明的界限来指人杳无音信,不知生死。
⑧“死活一般大”:把生死等同,并非看轻生,也非看重死,以此来突现人的生死理念,描绘出人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心态。
2.2 违反“生(活)—死”的矛盾性
如果单纯从意义排斥来看,“生”与“死”的绝对界限毫无疑问。但面对“不死不活”、“死去活来”、“死马当做活马医”这些成语、惯用语时,绝对界限似乎变得不再绝对。然而这些表面不合逻辑的语言形式在语义上又说得通,而且使人感觉起来不仅入情入理还出神入化,这种变异常常又会获得超乎寻常的修辞效果。如:
①“不死不活”、“半死不活”:在这里“不死”与“不活”显然是矛盾的,因为绝对不会存在既不死又不活的第三种境界。其实“不死不活”或“半死不活”依然遵从生死的绝对界限,“不死”说明人还活着;“不活”、“半死”是极言人像死人一样没有一点活力,以绝对性的对比来形容人精神不振,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