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动词、形容词、名词.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动词、形容词、名词

第九课 动词、形容词、名词   本课非常重要,考试占分较多。   一、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的词。   (一)动宾关系   动宾关系指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在古代汉语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比较复杂。有些和现代汉语相同,如受动关系;有些则比较特殊,如使动关系、为动关系等。   1.受动关系   受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宾语则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这是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例如: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   2.使动关系   使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例如: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左传?隐公元年》)   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在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可以和宾语构成使动关系,但总体来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常见。例如: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也可以和宾语构成使动关系,但在形式上与一般的受动关系没有区别,不同的只在于意义。因此,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需要我们在意义上加以辨别。例如:   (8)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韩周。(《战国策?赵策》)   (9)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例(8)句中的“朝”与“周”是受动关系,“周”是“朝”的对象;而例⑼中的“朝”与“秦楚”的关系则不同,“秦楚”不是“朝”的对象,而是“使楚来朝见”,在这里,“朝”是使动用法。   (10)韩厥梦子与谓已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1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例(10)中的“从”与“齐侯”是受动关系,“齐侯”是“从”的对象;而例⑾中的“从”与“百余骑”则构成使动关系,表示“使百余骑跟从”,“从”是使动用法。   此外,有时在使动关系的动宾结构中,宾语省略。对于这样的句子,理解和翻译时要加以注意。例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臾》)   宋师不整,可败也。(《左传?庄公十年》)   3.为动关系   为动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发出的,动词对宾语具有“为(宾语)……”的含义。例如:   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左传?成公二年》)   4.其它动宾关系   除上述三种情况,古代汉语中还存在着其它类型的动宾关系。例如: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二)双宾语   古今都有双宾语结构,但古代汉语更复杂一些。   双宾语指一个谓语动词后边出现两个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一般情况下,间接宾语指人,直接宾语指物。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现代汉语中,能够带双宾语的动词往往具有“给予”“告知”“教示”等意义,如“送他一本书”“收了我二元钱”“告诉大家一件事”“教你一个好办法”等。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如上意义的动词也能够带双宾语。例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上的双宾语情况古今大体相同,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些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带双宾语了。这样的双宾语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例如: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左传?襄公十四年》)   古代汉语中的“为”可以带双宾语,这也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如: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论语?先进》)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动词用作使动时可以带双宾语。例如:   晋侯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二、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和状语,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地方和现代汉语不同。   (一)形容词用作动词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具有“使(宾语)……”的含义。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具有“认为(宾语)……”的含义。例如: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苏秦以连横说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形式上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意动用法表达的是“认为宾语……”“把宾语当作……”,是主观看法;而使动用法表达的则是“使宾语……”,是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