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言文句内节奏划分的1点探索.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文言文句内节奏划分的1点探索

对文言文句内节奏划分的一点探索 新来一个见习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古文《狼》(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环节之一为给句子划分节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学生的意见分为三种:(1)“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2)“后狼止/ 而/ 前狼又至。”(3)“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学生争论不休,见习老师匆匆肯定了第三种,但没有给出划分的理由。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学生意见如下:(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而/ 两狼之/ 并驱如故。”老师反复询问,学生认为“并驱如故”组合成词不应拆开。师无奈抛出正确答案:(4)“而/ 两狼之并驱/ 如故。”学生依样作了记录,但明显惘然。 课后讨论,小老师感叹,本以为这是最简单的理所当然的节奏划分,真没想到学生的问题这么多,并且让人不知该如何解答,因为自己也是凭感觉的,讲不出道理了。那么,古文句子的内部节奏到底该怎么划分呢?让我们先解决这两个例句再说。记录课堂讨论如下: 例1共有三种停顿法,停顿是为了以准确的节奏朗读,请用比较夸张的节奏反复朗读,读给自己听,读给同桌听,也听听别人的朗读效果,老师范读,请找出感觉不舒服的停顿法。结果一下子集中地认为第二种停顿办法挺别扭的,应删除。再比较其余两种读法,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有学生发现语气上略有不同,第三种停顿因为在“又至”前加以停顿,恰恰强调突出了“又至”这个结果。结合课文,屠户恐惧的不正是这个结果吗?这一停顿,使文中屠夫很害怕的效果全朗读出来了,学生一下子意识到怎么停顿也不是一个小问题。 例2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老师先抛出问题:根据逐字理解的原则,本句该如何理解?“两狼之并驱”句子中的“之”作何种理解?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追问“如故”即“如同老样子”,那么文章中是什么“如同老样子”呢?学生很快明白了。教师总结时说:句子中“两狼之并驱”是主语,“如故”是谓语,所以停顿应在主谓之间。很简单的小结可学生不懂,因为对语文知识的淡化使得大部分或者应该说是全部初一学生已不懂什么是主谓宾,这是一个亟待弥补的知识空白点,只是怎么补有待大家的探讨。 这时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一个问题:本例中,“而”后单独作了一次停顿,可上一例中,“而”的单独停顿又为什么不可以呢?反复朗读后,大家都认为上述两例处理成这样的停顿是妥当的,可一样的“而”字,为什么处理成不一样了呢?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老师试着让学生运用一种新办法,小组合作每一个小组找一组包含着“而”字的古文句子,然后试着寻找规律。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出以下三组句子: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暮而果大亡其财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停顿是为了朗读时更好的表情达意,在不影响对句意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停顿应当还要照顾到上下文的整体节奏。可起到平衡音节的作用,读时根据需要其位置可前可后。在句内没有标点的地方做短暂的停顿,这就是逻辑停顿。首先,运用现代语法知识辅助解读。 ①“主语—谓语”之间停顿。如:/不可以不弘毅;/以为己任;吾/日三省吾身;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邹忌修/八尺有余;其一/犬坐于前/几何哉?这里“/”前后分别为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停顿时应得以体现。 ②“动词—宾语”、“动词—补语”之间停顿。如:/篁竹,/水声,如鸣/佩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唐贤今人诗赋”和“于其上”分别作句子的宾语和补语);/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益州之众”是“率”的宾语补语/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 修饰语与动词中心语之间有停顿,如:/劈/狼首;吾与汝/毕力/平险。这里“”修饰“”,“狼首”是“劈”的宾语;“毕力”修饰“平险”。 但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修饰语与名词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更加紧密。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句中短语“醉翁之意”、“古仁人之心”、“危急存亡之秋”的中心词“意”、“心”、“秋(时刻)”,均为名词,短语内部均不停顿。 其次,运用古汉语语法常识。 正确的诵读文言句子,考虑到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动词“鼓”/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于败军之际”“ 于危难之间”同属于状语,但在句子中处于现代汉语的补语的位置,要注意区别。另外有些语句很特别与现代汉语在表意上区别很大,如:余闻之也/久。“也”用在句中示停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