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现状与发展.pdf
普通车床数控化现状与发展
引言: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生产的日益复杂,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技术,
普通的机床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所以数控机床得到了发展。这种新型的机床具有适应性
强,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而得到普遍的应用。它综合应用了电子
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机密测量和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是未来机床
发展的主流趋势。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数控机床起源于美国,1948 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
叶片轮廓样板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
于是提出计算机控制机床的设想。1949 年,该公司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研究室的
协助下,开始数控机床的研究,并与 1952 年试制成功第一台有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而成
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不久即开始正式生产[1]。
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只在航空工业等少数有特殊
需求的部门用来加工复杂型面零件:1959 年,制成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是数控装
置进入了第二代,体积小,成本有所下降:1960 年以后,较为简单和经济的点位控制数控
钻床,和直线控制数控铣床得到较快的发展,是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各部门逐步获得推广。
1965 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小,而且可靠性
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60 年代末,先后出现了有一
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DNC )有成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
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CNC ),是数控装置进土了一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 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MNC ),
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第五代与第三代相比,数控装置的功能扩大了一倍,而体积则缩小为
原来的二十分之一,价格降低了四分之三,可靠性也得打了极大的提高。
80 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时自动编制程序的
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
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2~3] 。
数控机床主要有数控装置,伺服机构和机床主题组成。输入数控装置的程序指令记录
在信息载体上,由程序读入装置接收,或有数控装置的键盘直接手动输入。
数控装置包括程序读入装置和有电子线路促成的输入部分,运算部分,控制分布和输
出部分等。数控装置按所能实现的控制功能分为点位控制,直线公职,连续轨迹控制三类。
私服机构分为开环,半闭环和闭环三种类型[4] 。
为了保证机床具有很大的工艺适应性能和连续稳定工作的能力,数控机床结构设计的
特点是具有足够的刚度,精度,抗震性,热稳定性和精度保持性。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链采
用滚珠丝杠,静压丝杠和无间隙齿轮副等,以尽量减小反向间隙。机床采用塑料减摩导轨,
滚动导轨或静压导轨,以提高运动的平稳性病是低速运动是不出现爬行现象。
由于采用了宽调速的进给伺服电动机和宽调速的主轴电动机,可以不用或少用处轮传
动和齿轮变速,这就简化了机床的床动机构。机床布局便于排屑和工件装卸部分数控机床带
有自动排屑器和自动工件交换装置。大部分数控机床采用具有微处理器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以代替强电柜中大量的继电器,提高了机床抢点控制的可靠性和灵活性[5] 。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日益趋向
于小型化和多功能,具备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可靠性也大大提高:数控系统本身将普遍实现
自动编程。
未来的数控机床的类型将更加多样化,多工序集中加工的数控机床品种越来越多:激
光加工等技术将应用在切削加工机床山,从而扩大多工序集中的工艺范围:数控机床的自动
化程度更加提高,并具有多种监控功能,从而形成一个柔性制造单元,更加便于纳入高度自
动化的柔性制造系统中。
二.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 1058 年由北京机床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等首先研制数控机床,并使之成功第一台
电子管数控机床。从1965 年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知道60 年代末和70 年代初,研
制的劈锥数控铣床,非圆锥插齿机等获得成功。与此同时,还开展了数控加工平面零件自动
编程的研究。1972- 1979 年是数控机床的生产和试用阶段。从 80 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开
放政策的实施,先后从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引进先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041094 【名著名译插图本】 破戒[日]岛崎藤村 陈德文译.pdf
- C051119 【名著名译插图本】 往事与随想(上)[俄] 赫尔岑 项星耀译.pdf
- C052121 【名著名译插图本】 我是猫 [日] 夏目漱石 尤炳圻、胡雪译.pdf
- C056128 【名著名译插图本】 夜色温柔 [美] 菲茨杰拉德 主万、叶尊译.pdf
- C1000K高性能服务器构建技术.pdf
- C1驾驶员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考试内容、技巧及合格标准附新手上路开车36计).pdf
- C2-10 GIS高压组合电器安装技术交底.pdf
- C2000 S106使用说明书.pdf
- C200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pdf
- C200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_JC-1_.pdf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