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地理知识点要点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科的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预测性。
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洪堡、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范围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
古代人文地理学《禹贡》划分九州,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我国古代出现的四种人地思想的萌芽: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因地制宜。
张相文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1909发起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中国地学会。
文化区的分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互相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文化扩散的分类1.扩展扩散(1)接触扩散或扩散,电视机的传播(2)等级扩散,广西壮族普及汉语(3)刺激扩散电脑的汉化。2.迁移扩散举例:基督教由欧洲传播到北美洲
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关系:地理环境为文化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文化整合:主动整合、被动整合()举例:澳门 中国文化与葡萄牙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区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核心理论等。
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期=起决定性作用。拉采尔
(2)可能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3)适应论:它是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4)生态论: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5)环境感知论: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
(6)文化决定论:在自然灾害情况下,人类可以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利用、改造、征服自然,人起决定性作用。
(7)和谐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彼此即对又统一。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的三个原则: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6):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价。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人口转变:是指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长率)的过渡。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减退阶段。
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模式、日本模式、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印度模式。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上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各国人口数量差异大各大洲或地区内部分布也极不平衡(亚洲人口最多,密度最大。大洋洲最少,密度最小。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
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分为:自愿迁移、被迫迁移、移民。
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七大迁移法则:?(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即人口机械增长)的结果,相对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迁移倾向。即“工商业中心(城市)吸引周围乡镇的居民迁入,因此而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处乡村居民所填补,如此反复逐步影响到遥远的乡村”。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6)大部分迁移的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共50张PPT)要点.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2细胞工程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共21张PPT)要点.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1-1现代旅游课件要点.ppt
- 第2讲 整式及其运算精要.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共102张PPT)要点.ppt
-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板书课件精要.ppt
- 第2讲 类和对象精要.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要点.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unit5Music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语法课件要点.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语言点要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