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语文试题看高三语文复习要点.ppt

从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语文试题看高三语文复习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从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语文试题看高三语文复习 常德市一中 邓传辉 一、对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语文试题考查范围和题型设计的分析 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中的六个大题顺序依次是:第一大题是现代文阅读,9分;第二大题是古代诗文阅读,36分,其中文言文阅读19分、古代诗歌阅读11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第三大题和第四大题作为选考题(二选一)均为25分,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五大题是语言文字应用,20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2014年和2015年都是材料作文),60分。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与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相比较变化不大,体现了语文新课标卷命题相对稳定的思想。 对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细加审视和研读可以发现命题新动向:尽管从整套试卷看,今年的试卷结构、文本体裁、题材、试题数量、试题难度等均无明显变化,但在考点、题型的安排上进行了微调。 如文言文阅读,去掉了多年来一直考查的实词辨析,而考查了文化常识题,虽说难度不大,却能够充分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让考生不能忽视对常识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2014年替换了筛选文中信息考点的断句题今年继续保留。 诗歌鉴赏题以课本中的诗歌为载体,运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考查,这也是新课标全国卷多年来的一次全新的尝试,这种考查方式,既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又侧重于对作品的鉴赏。 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成语题延续了2014年变化后的题型,以辨析近义成语的形式考查这一考点。 第15题语句衔接题一改多年来的排序形式,以嵌入式的形式进行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对所嵌入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加大了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力度。 实用类文本虽然仍考查传记,但以“自传”的形式出现,且在介绍中心上有了一定的变化。 当然,整卷变化最大的还是作文,今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一改传统不限文体的形式,要求考生写一封信。 二、对2016年高三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复习课的思考 ◇树立“三个教学导向” 一是重视基础,关注能力。母语作为民族的魂,它的基础工具性不能被漠视。如筛选整合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语文又是一门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育中必须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因此,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这是语文之根,我们必须坚守。 二是走进教材,走向生活。语文教学要处理好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走向生活的关系。语文教材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是构建学生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蓝本。我们要重视教材的例子地位,用好教材,用足教材,依托教材,扎扎实实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还没有充分走进文本,吃透例子,教师就忙着走出文本,迁移拓展了,或是课外补充材料,或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感受。我们说,只有充分走进文本,继而走出文本,才能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三是触摸文字,回归本质。短平快的现代生活,使得很多人不能潜下身心、俯下身子触摸文字了,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更像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而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每一个字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传奇、一份情感。它含蓄地如一朵待放的荷花,需要你去呵护、品味、欣赏。2015年的新课标全国高考试题,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慢慢走,走进去。只有力透纸背,才能真正实现读者、作者和文本三者的对话。只有去掉浮华,回归本真,才能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呵护文字。 二、对2016年高三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复习课的思考 ◇遵循“四个复习原则” 一、“心中太阳”永不落,“榜样力量”最无穷 这里的“太阳”就是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考试大纲》。课标统领考纲,考纲决定考题,考题影响教学。课堂上,无论复习什么专题知识,都要接受课标和考纲的照耀,“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就说明背离了复习方向。 二、“杠杆”撬动地球村,“多练”才是硬道理 这里的“杠杆”,就是指应试技巧,“地球村”是指高考试题。从本质上来说,高考复习一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类,温故知新。二是通过做题,总结出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只有掌握了相应的答题规律,才能获得复习的主动权。命题规律是专家命制试题的策略,答题规律则应该成为考生的专利。题型的丰富多彩,决定了应试技巧的多种多样,所以,要讲究应试技巧的适应性、针对性。 高考古代诗歌教学: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 一、教学背景 呈现高考诗歌鉴赏考纲;结合高考例题,示范讲解诗歌鉴赏方法;要求学生解题,总结答题技巧(演绎法教学)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