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二节文言实词整合.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第二节文言实词整合

第一章 文言文知识梳理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解析]A均为代词,你、你们。B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C动词,比得上,如;表假设,如果。D均为代词,你。 [答案]C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解析]A、B、D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C名词,处所;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 [答案]C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解析]A表凭借,用来……的方法。其余表原因,……的原因。 [答案]A [解析]A表被动,被;介词,为了。B动词,形成;介词,向、对。C介词,替;动词,作为。D均为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答案]D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A均为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代词,哪里;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呢。C代词,之;句末语气词,表肯定。D句中语气助词,表提顿;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答案]A 1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解析] A均为助词,表判断。B均为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C均为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肯定。D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助词,表肯定和感叹语气。 [答案]D 1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解析]A均为介词,因。B动词,认为;介词,把。C均为连词,表修饰。D均为介词,表时间,在。 [答案]B 1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A介词,依据;介词,因。B介词,表凭借,依据;名词,机会。C动词,继承;连词,于是。D介词,趁此、趁机。 [答案]D 1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解析]A均为介词,跟、同。B均为介词,表比较,比。C均为介词,对于。D介词,表被动;介词,在。 [答案]D 1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A介词,跟、同;连词,和。B介词,替;动词,给。C介词,跟、同,有比较义。D动词,给;助词,同“欤”,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答案]C 1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解析] A均为连词,表承接。B均为连词,表假设。C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却;后者为副词,表判断。D均为连词,表选择。 [答案]C 1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解析]A均为助词,……的(人、东西、事情)。B均为助词,前者表提顿,后者置于数词后面,无意义。C用做“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D均为助词,前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是判断的标志,用在主语后,表提顿。 [答案]D 1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A动词,到;人称代词,我。B均为指示代词,这、此。C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答案]B 2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语 文 基础过关训练 重点虚词积累 第二节 文言虚词整合 【重点虚词积累】 《考试大纲》中列出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下面分门别类说明: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2)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7)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如: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2.代词 (1)用于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此,这样。 如: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3.助词 附在其他词上。 (1)表时间,“既而”、“俄而”、“已而”、“而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