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高中地理二轮专题课件1–7–1第1讲世界地理
2.流域开发 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 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 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 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 治理的对策。 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 特别提醒: (1)河流水能资源分析: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 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 (2)洪水成因分析:河流洪水的形成与水系形状、支流分布、地形降水量多 少及季节分配、植被、土质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农业等人类活动因素有 关。 (3) (4)内河航运价值分析 ①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状 况。②社会经济条件:主要考虑经济腹地的面积,经济腹地内人口、 城市的多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5)流域开发治理的综合效益包括防洪、抗旱、发电、航运、供水、灌 溉、养殖、旅游、水质、土地利用等方面。 3.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分析 (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明确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 源的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 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并分析利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等。 (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 配资源等。 (3)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 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 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评价该工程——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促进城 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资源 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六、产业转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2010·江苏地理)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 符合区际关系的是(双选) ( )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 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 地区城市化 解析:第(1)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方向,符合区 际关系的应是:①为资金,②为原料,③为劳动力,④为技术。第(2) 题,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 整,使欠发达地区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化 的发展。 答案:(1)AC (2)CD * 第3讲 人地协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1.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 一”的思想。据此回答(1)~(2)题。 (1)该思想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定胜天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 (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思想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 谐共生,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而“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就 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人地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答案:(1)D (2)C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 人类恐惧环境、依赖自然 认识 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人类对环境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专题复习–名著导读.ppt
- 2011上海市商务工作大会.ppt
- 2011全国成人高中考语文真题卷.ppt
- 2011上海高中考英语作文范文.ppt
- 2011北京高考理科数学第二十题.ppt
- 2011一年级上数和代数〔改〕.ppt
- 2011医用物理学中期试卷.ppt
- 2011业务室“全民总动员”活动策划文案1–1.ppt
- 2011初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ppt
- 2011备战高考︰第三部分第1节识记文学常识1.ppt
- 2023年平凉庄浪县招聘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公费师范毕业生笔试真题.docx
- 2023年修水县选调部分县直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docx
- 2023年肇庆市高要区教育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docx
- 2023年通辽开鲁县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笔试真题.docx
- 大班社会活动《符号点点名》课件.ppt
- 2023年崇左龙州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docx
- 2023年盘锦市盘山县招聘司法协理员笔试真题.docx
- 2023年福建福州马尾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docx
- 2023年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 2023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