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秋根《地球化学》专题三3-海洋和大气圈地球化学-1.pptVIP

李秋根《地球化学》专题三3-海洋和大气圈地球化学-1.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1)地球的原始大气圈:地球增生后,星云剩余的气体形成最初的大气圈:H2、He; (2)现在大气圈:N2、O2、CO2; Allegre (1987)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3.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3)地球大气圈物质演化 地球内部氮排出和积累: (水和生物) 使大气中N2不断增加=NH3的形成、生命的形成、硝酸盐的形成=固氮 氧的产生和演化 初始:H2O=O2+H2 氧的增加:火山作用减弱=生物的产生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3.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海洋和大气圈无氧时期 大气圈和海水表面少量氧,海水深部无氧时期 大气圈和海水富含游离氧时期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3.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4.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大气含量氧与生物强度的关系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4.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大气CO2含量与生物强度的关系 递减趋势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4.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4.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3)CO2和O2的变化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由前太古代至显生代, CO2降低,O2增高将产生以下影响: 太古代海水具有低的pH值=碳酸盐、硫酸盐不饱和,低离子电位的阳离子具有较高的溶解度。(Fe亦可迁移) 显生代海水pH值=8.4,局部海水中的碳酸盐、硫酸盐可以饱和形成碳酸盐和硫酸盐沉积。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二、大气圈地球化学 4. 大气圈的起源和演化 三 海洋和大气圈地球化学 小结 海洋地球化学 元素分布特征,盐度,氯度,海洋起源 大气地球化学 大气起源及演化 三 海洋和大气圈地球化学 思考题 海洋的形成和演化 地球大气的演化对成岩成矿作用的影响 Summary of Earth Differentiation (refractories) (volatiles) (siderophile chalcophile) (lithophile) (atmophile) (lost due to impacts) (late veneer) 太阳星云 凝聚和吸积过程 地核 硅酸盐地球 原始大气 Inner Core Outer Core 原始地幔 Moon Lower Mantle Upper Mantle Continental Crust Oceanic Crust Modern Ocean Atmosphere (continuing cometary flux?) (partial melting; liquid-crystal partitioning) (plate tectonics: partial melting, recycling) (原子核合成,、超新星) (gas-solid equilibria) (melting; gravity and geochemical affinity) (freezing) (catastrophic impact) (hotspot plumes) degassing degassing * * 4. 海水中元素的滞留时间及其意义 1)海水中元素的滞留时间 元 素 含量(mol) 含量(mg?L-1) 存在形式 滞留时间(a) Na 0.468 1.077×104 Na+ 6.8×107 Mg 5.32×10-2 1.29×103 Mg2+ 1.2×107 Al 7.4×10-8 2×10-3 Al(OH)4- 1.0×102 Si 7.1×10-5 2 Si(OH)4 1.8×104 P 2×10-6 6×10-2 HPO42-,Mg PO4- 1.8×105 S 2.82×10-2 9.05×102 SO42-,NaSO4- Cl 0.546 1.94×104 Cl- 1×108 Ar 1.1×10-5 0.43 Ar K 1.02×10-2 3.8×102 K+ 7×106 Ca 1.03×10-2 4.12×102 Ca2+ 1×106 Sc 1.3×10-11 6×10-7 Sc(OH)3 4×104 Ti 2×10-8 1×10-3 Sc(OH)4 1.3×104 海水的元素丰度和滞留时间 注:引自Paul Henderson,1982 一、海洋地球化学 4. 海水中元素的滞留时间及其意义 3)海水中元素的滞留时间的意义 Taylor McLennan (1985) and McLennan (2003) A. 溶解性元素:其logKySW -2.5, logτy 6, 在海水中均匀分布,有上百万年的滞留时间;Cs, Rb, Ba, K; Sr B. 不溶解性元素:其logKySW -4, logτy 3, 在海水中的含量极低,且滞留时间很短,通常小于海水的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