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4第四节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2010·江苏,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1)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可以看出。第二句写眼前江风瑟瑟,寒雨连江,逼人的“凉”意,都点明了气候已变。《雨霖铃》直抒离别之情的句子考生较熟悉,容易写出。(2)第一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之意。贾至有诗云:“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第二句字面上只说风雨人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受,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应从“寓情于景”的角度回答。 (3)诗的前半部分写实景,后半部分写虚拟想象的情景,用“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孤月高照,行人难眠。即使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声闯入梦境,因而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亮)、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诗人借助想象,扩大意境,“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2.(2010·重庆,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3.(2010·辽宁,二〈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2)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解析】(1)第二联中“燕子”和“梧桐”两个意象应引起重视。秋天就要到了,燕子也该回到南方过冬了,但雨却阻断了行程。细腻的感受为作者捕捉,也暗含作者自身的感情。另一形象是“梧桐”,使人很容易想到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也成了文学作品中“愁”的象征,雨后梧桐更是不同。作者捕捉这两个形象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怀旧、失落之意。 (2)前人的评价实际上是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某种鉴赏,如同意这种观点,应答出“若即若离”体现的是侧面描写,即通过人物的感受来写。如不同意就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一定要言之成理。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内容主题方面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