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
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
【摘要】:我国古代制玉技术最早出现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一直延续至清代末期。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玉技术也从无到有、由简到繁、从小大大,绵延不断,形成了一门独具民族特色传统手工业。但是,由于古代制玉需要采用“水凳”加“解玉砂”才能进行琢磨,属于体力性劳动,使得玉工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玉雕艺术的创造者不能像文人墨客那样登上大雅之堂,加之古代制玉是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方式,使得制玉技术在历史文献上很少留下记载,为后世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根据大量考古出土玉器资料,参照零星的历史文献,运用技术史等研究方法,从玉石原料、制玉工具、工艺和技术入手,在总结我国古代制玉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分析古代制玉技术思想,探索古代制玉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本论文分为八章五个部分,即绪言、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原料、工具、制玉技术及工艺部分、制玉技术演进部分、制玉技术思想和技术发展规律部分、结语。在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原料要素部分,主要对玉、玉石、玉器的概念进行了解释,认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玉是指在历史上长期被用来琢磨玉器的那些质密、色美、物稀、贵重的材料和玉器的总称,包含有天然自然属性、人工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的美石和玉器。随后对我国古代比较常用的二十多种玉石,从物理化学特征、颜色和质地、分级标准、主要产地和工艺特征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工具要素部分,根据石质工具、青铜工具、铁质工具三个发展阶段,对古代制玉的雕刻工具、打孔工具、抛光工具等加工工具,磨料、抛光粉等加工辅料,锯切设备、雕刻设备、钻孔设备、抛光设备等加工设备及制玉作坊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并选配了一些调研所得的古代制玉工具和实物的照片;在古代玉器制作技术构成的工艺要素部分,把古代制玉技术过程分为采集、设计、加工三个程序,比较详细介绍了玉石采集的几种方式,古代玉石采玉的历史。进行了玉雕设计概念解释,介绍了玉雕设计过程、设计技术。比较系统介绍了制玉工艺的捣砂和研浆、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对常用的平雕技术、浮雕技术、圆雕技术、镂雕技术等制玉技术进行了论述,对俏色技术、薄胎技术、镶嵌技术、环链技术、内画技术、球磨技术等特殊制玉技术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附录了一些图片标本作为佐证。在论文的主体部分古代制玉技术的演进一章,论文先对制玉技术概念进行了解释,介绍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制玉技术,主要论述古代制玉技术的进步过程,详细介绍了石器时代的制玉技术、青铜时代的制玉技术、铁器时代的制作技术。重点考证了新石器时代在没有金属工具,也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发明了用解玉砂制玉的方法,在制玉技术史上作出了最突出的贡献;对从战国时代开始,铁制工具广泛运用到制玉手工业,促使制玉工具发生重大变革,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进行了论述。特别对在汉代玉工发明了制玉专用设备——水凳,使我国古代制玉设备发生了质的飞跃做了详细讨论。同时对隋唐时期的玉工对水凳进行的改进,不断完善衍生出开料、雕刻、抛光的相应功能的加工设备以及宋代以后水凳基本定形,制玉技术基本完善也给与说明。为了能直观的说明问题,在本部分选配了大量出土玉器标本;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六章古代制玉技术思想,从对玉的认识和对美的追求角度讨论了制玉技术思想的起源,分析了古代玉雕设计观念及演变过程,重点是总结出玉雕设计阶段主要技术思想,粗雕阶段和细雕阶段的主要技术思想;在古代制玉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特征部分,总结出:制玉技术历史的悠久性与发展的波浪性、制玉工具的专门化与雕琢技法的多样性、制玉工具的领先性与制玉设备的先进性、制玉技术发展的独立性与玉器功能的齐全性、玉雕设计的人文性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制玉技术发展的缓慢性与技术思想的针对性等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分析了制玉技术进步对社会文化艺术的影响作用。在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做出整体性总结。【关键词】:中国古代制玉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876.8
【目录】:摘要12-14ABSTRACT14-17第一章绪论17-281.1.论文选题的起因17-181.1.1.我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需要171.1.2.古代制玉技术史自身发展的需要17-181.1.3.适应技术研究转向的需要18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8-201.2.1.对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史的作用18-191.2.2.对我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作用191.2.3.对技术哲学研究的作用191.2.4.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理解的作用19-201.3.研究的历史背景20-211.3.1.古代对制玉技术的研究201.3.2.近代以来对制玉技术的研究20-211.4.研究取得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