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校内研讨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校内研讨课)

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校内研讨课) 执教者: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中学部 张艳兰 教学内容 1.听辨民族乐器音色,了解“八音”知识。 2.音乐故事《楚汉相争》与听赏琵琶演奏《十面埋伏》。 教学目标 1.介绍“八音”乐器,听辨乐器音色,了解“八音”和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常识。 2.通过音乐与故事相结合,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讲故事、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有机关联。 难点:理解民族音乐所表述的历史事件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内涵。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新课教学 1.探究式引入 (1)听辨音乐《花好月圆》 (思考:乐曲是什么乐队类型演奏?分辨有哪些乐器参与演奏) (2)交流感受 ①《花好月圆》的音乐采用哪种乐队类型演奏? ( 西洋管弦乐队 民族管弦乐队 电声乐队) ② 你听出哪些民族乐器的音色? (笛子、二胡、琵琶、钹、梆子等) 2.了解“八音”知识 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大家庭中,人们常常将民族民间乐器用“八音”来统称。那么,什么是“八音”呢?(读课文P16)。 ◆在中国古代,“八音”是指用金、石、丝、竹、匏(pao)、土、革、木等八类材料制成的乐器的统称。后来,人们经过长期的改造和完善,又将民族民间乐器的演奏形式也称为“八音”。 2、介绍传统“八音”与民族乐器 传统的八音是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来划分的,八种材料分别为: 八音材料 乐器举例(分辨乐器名称;听辨乐器音色) 金(金属)————锣、钹、唢呐、编钟等 石(石头)————石磬 丝(丝绳)————琴弦、琴弓(如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等) 竹(竹子)————笛、箫等 匏(植物晒干)——芦笙、葫芦丝 土(陶土)————埙 革(皮革)————鼓面、胡琴面 木(木板)————木鱼、木琴、梆子、琴板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地改造和完善乐器的性能,现代的民族乐器在分类上已经打破了“八音”按材料分类的传统模式,变成了按乐器的演奏形式及发音特征来进行分类。形成了四大类别即“吹、拉、弹、打”。 吹——吹管乐器——梆笛、曲笛、箫、笙、唢呐、管子 拉——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革胡 弹——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中阮、大阮、筝、扬琴 打——打击乐器——大鼓、堂鼓、板鼓、排鼓;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镲);木鱼、拍板、梆子 认识了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了解了乐器的分类和音色特征,下面,老师要引领大家追溯到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去了解音乐作品是怎样表现古代战争的音乐画面的,请大家随着音乐流动的声音,听老师讲古代“楚汉相争”的音乐故事。(背景音乐: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3、音乐故事《楚汉相争》 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进行决战,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坐失良机,错过了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到垓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项羽的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箫,士兵唱楚歌,展开攻心战,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在乌江边展开一场格斗。最终,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故事的背景音乐由哪种民族乐器演奏?(生:琵琶) 4、简介琵琶 琵琶:弹拨乐器,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唐代诗人白居易对琵琶作了形象的比喻,大家朗读一下:“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 (下面介绍一首琵琶曲《十面埋伏》) 5、作品《十面埋伏》简介与欣赏 这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件通过音乐技法的渲染,集中表现了楚汉相争的激烈战况,再现出一幅生动感人的古代战争音画。 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形式。全曲共由13个小段落构成,每段都有小标题,分别为: 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 十三个小段落归纳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5段)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 (1)“列营”——全曲的引子,节奏自由,富于变化,使用“轮拂”技法先声夺人,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 ◆(教师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