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晁卿衡、越女词、丁都护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哭晁卿衡、越女词、丁都护歌

《哭晁卿衡》 【教学设想】 这首诗内容较为简单,学生要理解不难。所以拟从题目切入,针对“哭”来了解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继而了解李白与晁卿衡的感情;并在此过程中了解这首诗设计的艺术手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使用的艺术手法; 2、感受李白对晁卿衡的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诗歌。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李白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方式】传统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中日两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交往,到唐代形成了文化交流的高潮。晁衡是开元五年来中国的日本学生。他长期留居中国,结交了李白、王维等许多朋友。?天宝十二年(753),晁衡返日探亲,途中遇大风,传言被溺死。这是作为好朋友的李白有什么反应呢?——“哭”。接下来我们要看看李白是如何将他悲痛的心情表现出来的? 二、读诗 (听读诗歌录音,生齐读课文,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题解:诗题中一“哭”字,直观地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三、品诗 (一)、鉴赏诗歌: 首句“日本晁卿辞帝都”以赋笔点出晁衡辞官返国。次句“征帆一片绕蓬壶”由眼前联想到晁衡旅行之遥远和艰险。“征帆一片”形象传神,在茫茫大海之上,行船恰如一片树叶一样漂浮在水面之上,可谓险象环生。据《十州记》,蓬莱山对着东海东北岸,周遭五千里另有圆海绕山,圆海水黑,人称为冥海,无风之时尚且洪波万丈,人不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把守,是太上真人所居之所,只有飞仙才能通过。此句联想景物,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明月不归沉碧海”以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明月,是说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月般皎洁。而晁衡之遇难,正如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所比自然贴切,带出末句无限惋惜和悲愁。末句“白云愁色满苍梧”抒发诗人的悲痛心情。晁衡遇难,在诗人眼中不仅是朋友们的悲痛,连天宇似乎也是愁眉不展:层层白茫茫的愁云笼罩在海上的苍梧山上,好似在悼念晁衡的仙去。此处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 1、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而又飘逸。诗人寄悲情于景物,又借景物以抒悲情。三四句中,明月既是自然景物,又可以看作是诗人采用了比喻手法来写好友的人品如明月一样清高皎洁。这样的友人遇难,正如明月沉海,让人该生多少痛楚?!? 2、拟人手法的运用。第四句中的白云愁色是拟人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这样,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蓄。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歌语言清新而自然,给人的感觉很别致有情趣,但又没有刻意使用语言技巧“实话实说”而又感人至深《越女词》对采莲女状写,就是一幅很清新的人物素描,诗人善于抓住人物几个传神的动作细节“棹歌”“笑入”“佯羞”,再通过“莲”“荷”等物景作背景,寥寥数笔,既没有比喻比拟,也没有夸张对比,一个活泼可爱充满生命活力的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语言的别致就在于能抓住描写对象特别之处来下笔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色就是指诗歌语言清新而自然,也就是说语言给人的感觉很别致有情趣,但又没有刻意使用语言技巧“实话实说”而又感人至深。此诗写越中采莲少女活泼可爱的神情动态。“棹”、“入”二词入神之笔。“棹”指摇船的动作。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船之轻松欢快;“人”是“笑”着划船钻入荷花里面,欲出不出,假装害羞,天真活泼之态,历历在目。风格清新自然,诗人善于抓住人物几个传神的动作细节“棹歌”“笑入”“佯羞”,再通过“莲”“荷”等物景作背景,寥寥数笔,既没有比喻比拟,也没有夸张对比,一个活泼可爱充满生命活力的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语言的别致就在于能抓住描写对象特别之处来下笔的。所谓“特别”,就是看似有些“矛盾”的细节,比如“越女”,既然“回”了,为什么还要把“歌”声“笑”声留下?既然又是“歌”来又是“笑”,那为什么又“不出来”呢?这岂不就是“佯羞”吗?这样写来,就如“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作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正值酷暑,见民夫为统治者长途运送巨石不胜辛劳悲苦,深表同情之余,遂命笔为之一呼描绘了纤夫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全诗言近旨远,意蕴深厚1、理解本诗是怎样体现纤夫之苦的; 2、学习本诗的白描、用典手法; 3、学会鉴赏诗歌; 4、背诵并默写诗歌。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诗是怎样体现纤夫之苦的; 2、学习本诗的白描、用典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引导法、点拨法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