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讲 史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史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

一、什么是史料 ?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三、史料的鉴别 四、史事的考证 《史学概论》是关于历史学的概论,以历史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史学概论》课程内容 1、历史本体论 2、史学方法论 3、史学认识论 培养目标: 1、引导学习者进入历史学科的殿堂。 ?? 2、引导学习者跨进史学研究的大门。 3、开阔学习者视野,培养合格的史学人才。 一、什么是史料 ? 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曾经提出过“以论带史”的口号 。 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有人提出过“立足现实,追溯历史” 。 也有人说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 有学者还提出,“材料即史学”。 一、什么是史料 ? 上个世纪60年代,翦伯赞教授针对当时弥漫于史学界中的“以论带史”的观点,提出: “研究历史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史实出发,不能而且不允许从理论出发,从概念出发。一般的理论或概念只是研究历史的指导原则,不是出发点。理论和概念是研究具体史实得出来的结论。如果从理论和概念出发,那岂不是先有结论,然后按照结论去武断历史?岂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翦伯赞:《关于史与论的结合问题》,《光明日报》,1962年2月14日) 这段话不仅反驳了“以论带史”的观点,而且指出了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具体的史实。 一、什么是史料 ? 理论、现实都不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只有历史事实才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历史事实包含于材料之中的。提出材料即史学,强调材料对于史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对于历史研究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材料不等于历史事实,因此说材料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不合适的。但材料作为记载历史事实的载体,却是我们研究的基础。我们要进行研究,总是从收集材料、阅读材料开始。 材料在历史研究中一般称为“史料”。 一、什么是史料 ? 1、史料的概念: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信息资料。 2、史料的种类及其价值   一般来说,人类的历史愈悠久,它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就愈多,史料的范围就愈广阔,可资我们认识和研究历史的史料也就愈丰富。 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也称史迹遗存)和文献史料两大类。 一、什么是史料 ? ??1、实物史料 ?? 实物史料:指人们在历史活动中使用过、并留存下来的遗物、遗迹和有形的物品。 ?? 实物史料的类别:遗址、遗迹;墓葬;历史文物。 价值:真实、直观 、原始 、 可信度高 ;但零散、量少、不完整。 一、什么是史料 ? ??2、文献史料: ??元初史学家马端临所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考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谓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折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一、什么是史料 ? 按马端临的说法,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 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 梁启超曾形象地说:“十口相传为古”,说明口传资料同样是重要的史料形式。 常言说的“路上行人口似碑”,“有口皆碑”,也证实说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 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 利用口传资料进行历史研究,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孔子编《春秋》,曾采用不少“所闻”的口传资料。司马迁编《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也大量采用了口传资料。 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等,都是利用口传资料的表现。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无疑以其更加丰富且完备而更为重要。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字材料也极为丰富。 ?? 一、什么是史料 ?   ① 史部类。 经、史、子、集是战国古代对学科的划分标准,史部类即关于历史的书籍。史部书是我国历史资料储藏量最丰富、最集中的宝藏。 《四库全书总目》把史部类分为15个子目,所收书籍连存目共2,714部,37,000多卷。 在史部类图书中,以正史类最为重要,它是历代封建王朝官私机构专门编写的记载各朝代历史发展概况的纪传体史书。人们将其合称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共3,249卷,约4,500万字,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明崇祯17年(1644年)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历史最主要的文献资料。 除正史外,还有如《资治通鉴》等编年史类,《宋史记事本末》等记事本末体类,《国语》、《战国策》等杂史类,以及各种别史、起居注、实录、政书等等。都是对正史较为有利的补充记载,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一、什么是史料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