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十九则中考复习
论语十九则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包括《学而》《为政》等20篇,每一篇包括若干章,一章记一件事或者几句话。文字都很简短,但是精练质朴,含义很深。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几乎无所不谈。这里所选的19章主要涉及学习与修身两个方面。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第1则为《论语》开篇,三句话各涉及一个重要问题,第一句讲学习方法,强调及时复习的重要性,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个人的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这一则主要讲修身,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则强调的是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第3则讲学习方法,强调在温习旧知识中要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强调“温故”是为了“知新”。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第4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第5 则讲学习态度,阐述正确的求知态度是实事求是,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不懂装懂。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第6则讲学习态度及个人道德修养问题,意思是要取长补短,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不重蹈别人的覆辙。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第七则讲学习态度,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第八则强调的是有抱负的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第九则,借松柏之后凋作比喻,强调人在恶劣的环境中更要坚守气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第10则强调对人要宽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施加于别人。 1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第十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提出“学而不厌”,即学习要不知满足,不断进取。 1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第12则是讲如何做君子,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行后说,不要言行不一或只言不行。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第十三则讲的是教学的方法,要先让学生思考、表达,再给予适当的启发,并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实际上强调的是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1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第14则也讲学习态度,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要虚心好学。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第15则也是讲如何做君子的,君子要成人之美,帮人成就好的美德。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第16、17则讲如何看待富贵与贫贱,孔子赞成人们追求富贵,但强调要“从其道得之”,即取之有道,换言之,无论贫富贵贱,关键是要追求“仁道”。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第18则,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这一则表面上写出了孔子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高深。但是这里其实也突出了音乐的教化作用,因为孔子在欣赏鉴别音乐时,更注重它的内涵:孔子在总结自己的成长历程时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好的音乐可以养人之志,冶人之性,陶人之情。相传《韶》是虞舜时的音乐,在孔子看来,虞舜天子的位置是因尧禅让而获得的,因而《韶》是“尽美尽善”的,因此才能让孔子如痴如醉。 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 第19则,孔子赞赏曾点的主张,是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通过孔子对点生活态度的赞许,来倡导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