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研究岩石的意义 1.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矿产资源主要产于地壳中的各种岩石,矿产都与 它一定的相联系; 2.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 3.岩石是地壳历史的记录,探讨地壳发展历史和恢复古地理面貌,岩石是一种最重要的客观依据。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 岩浆岩:(火成岩)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经过结晶作用(多数)而形成的 。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而形成 变质岩: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先成的岩石,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 15.1 火山作用过程的阶段性 15.2 火山喷发的产物 15.3 火山灾害及其防护 15.4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15.5 岩浆成因的多样性 岩浆(magma) --炽热,富含挥发气体(1-8%)组成的,具有粘性的硅酸盐熔融体。 800-1200度,介于650-1400度。 岩浆的化学成分 O、Si、Al、Fe、Mg、Ca、Na、K、Ti等为造岩元素,重量为99.25%,O占岩浆岩重量46.59%,占体积94.2%。 SiO2含量为34—75%,在纯橄榄岩中较低。 Al2O3?-10~20%,,MgO?-1~25%,CaO?-0~15%,在某些辉石岩达23%。 两种铁的氧化物?0.5-15%,一般FeOFe2O3 影响岩浆的粘性的因素 (1)化学成分: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含量互相消长,阳离子越多粘性越小。 (2)温度:温度越低越粘。 (3)气泡、溶解状态的挥发物:气泡越多越粘,挥发物质越少越粘。 岩浆作用——岩浆的形成、活动以及冷凝的全部过程 方式有两种: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2、侵入作用。 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eruption),火山作用(volcanism)。 地下大量物质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喷发物--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类。 火山弾与火山角砾 火山期最后阶段 喷水,喷气 ●喷气:早期,温度较高,高温干气体,500度,NaCl ,KCl, ●100-300度,H2S, HCl , S ●100度, H2S,(NH4)2CO3, 含碱气体,水蒸气 ●100度,CO2 喷水蒸气和热水,溶解较多的矿物质 泥火山:随火山气体和热水一起被抛出,火山锥不高。 火山分布理论 很多学者根据板块理论建立了全球火山模式,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少数火山分布在板内,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不完美的,如环大西洋为什么就没有火山带?板内火山不在板块边界上,新近又有学者(李鸿业,1993)提出两极挤压说,揭开了地球发展的奥秘,他认为在两极挤压力作用下,地球赤道轴扩张形成经向张裂和纬向挤压,全球火山主要分布在经向和纬向构造带内。 15.2 火山喷发的产物成分: 超基性岩浆与喷发:SiO245%,熔岩、火山碎屑岩,南非的科马提岩 基性岩浆岩与喷发:玄武岩浆, SiO2:45-52%,(1000-1200C)不强烈爆炸,较少固体物质,涌流状外溢。裂隙式喷发,夏威夷岛,冰岛,印度德干高原、美国的哥伦比亚高原、巴西南部高原。 中性与酸性岩浆与喷发:中性(安山岩浆),SiO2:52-65%,酸性岩浆(花岗岩浆)SiO265%,喷发很猛烈.(650-800C) 以中心式喷发为例, 溢流相:从超基性到酸性皆有,以基性最发育,形成于火山喷发的各个时期,以强烈爆发之后出现为主。 爆发相:含挥发分多、粘度大。以早期及高潮时最发育。 侵出相:火山作用末期形成。温度低,而挥发分少到不能爆发,堵寒通道的粘度很大的熔浆被推挤出地表,堆积于火山颈之上部,形成直径小,厚度大,产状陡的穹丘。 火山颈相:火山锥被剥蚀后,残存的具充填物的火山通道,又称岩颈、岩筒、岩管等。 次火山相: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体, “四同”:同时,较晚;同空间,分布大;同外貌,结晶程度较好;同成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 火山沉积相:间隙喷发期最为发育,迭加沉积作用的产物。可形成于陆地,也可形成于水体中。 火山锥 围绕火山通道堆积的锥状岩体,为中心式喷发的特征。结构有破火山口、寄生火山、火山喉管、火山颈,熔岩流。 锥体的大小取决于岩浆喷发物的SiO2含量,熔岩的粘性及挥发组分、温压等。 按喷发的物质不同有盾状火山、碎屑火山、复合火山等。 结 构 结
文档评论(0)